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告敕的意思、告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告敕的解释

即告身。朝廷授官的文凭。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 元昊 遣使戴金冠、衣緋、佩蹀躞,奉表纳旌节、告敕。”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续集·到官呈告敕》:“今人初之官,賫告敕呈长官,乃得眎事。”《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 唐璧 授 湖州 録事参军…… 唐璧 也到欢喜,等有了告敕,收拾行李,僱唤船隻出京。”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多来源信息整理,"告敕"是古代朝廷授予官职的正式文书,其核心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告敕"即"告身",特指古代朝廷颁发的官职任命文书,相当于现代官员的委任状。在宋代文献中尤为常见,如《涑水记闻》记载官员上任时需携带告敕呈交长官确认,程大昌《演繁露续集》提到"到官呈告敕"的流程。

二、历史应用

  1. 作为官员身份凭证:新官赴任时需持告敕验明身份,如《宋史·袁彦传》记载官员凭周朝遗留的告敕获升迁。
  2. 外交文书用途:《涑水记闻》载西夏元昊曾向宋朝呈纳告敕以示归顺。
  3. 特殊形制要求:宋代告敕需包含皇帝与宰执大臣联署,用黄纸绫裱制作,体现其权威性。

三、词源构成 "告"指官方宣告任命,"敕"特指皇帝诏令,二字组合突显了该文书的皇权属性。该词最早可追溯至《尚书·多士》"割殷告敕于帝"的记载,后逐渐演变为专指授官凭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告敕(gào zhè)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部首是言字旁和口字旁,共有15个笔画。该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从古文中逐渐演变而来的。 《告敕》的繁体形式为「告誡」。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例如,《说文解字》中记载的「告」字更接近现代的「高」字,并且在左右结构中,表示事物或行为。 以下是几个关于《告敕》的例句: 1. 我要向他们告敕,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2. 他向我大声告敕,但我毫不在意。 与《告敕》相关的其他词语包括: 1. 提醒:意思相近的词语,用来指示对他人进行友好而温和的告诫。 2. 忠告:指正告他人应当如何去做,常常带有一定的劝诫和建议。 至于反义词,可以考虑以下词语: 1. 放任:意思相反的词语,表示对他人行为或状态的不加干涉。 2. 纵容:指对他人错误行为的默许或容忍。 以上是对《告敕》这个词的解释和相关词语的介绍。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半低不高魃虐崩动辩诈持掩宠爱辍弃楚鞋赐巧村范大计大楼丹陆点屏成蝇底弃恩相尔刻梵馆赙诔妇事改治钩深索隐广泽王酤买豪绅鹤扇后灯会性活卖缰勒嗟金解祀井床浄人筋缩具圃蝲蟽灵匹龙卵女娇平身披图襁系洽意起波期功求盗羣有阮生恸少民矢词属想索居图乙土葬玩怠文钱稳约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