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词的意思、复合词的详细解释
复合词的解释
复合词顾名思义是由一些词汇复合形成的,而且也可以复合出各种词类。复合后的词是属于哪种词类,这决定于复合词的后半部词性。
词语分解
- 复的解释 复 (①复④復⑤複) ù 回去,返:反复。往复。 回答,回报:复命。复信。复仇。 还原,使如前:复旧。复婚。复职。光复。复辟。 再,重来:复习。复诊。复审。复现。复议。 许多的,不是单一的:重(巒 )
- 合词的解释 .理应呈词。.************。《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止有此四人,贪淫奸恶,屡训不悛,正欲合词呈治,今幸老爷察出,罪实该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江苏起义清方档案》:“谨合词恭摺具陈,仰
专业解析
复合词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词根语素组合而成,且表达一个完整、特定概念的语言单位。其意义通常不是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产生了新的、更具体的含义。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 核心定义与构成
- 结构基础:复合词由两个或以上的实词性语素(词根)直接组合构成。这些语素本身可以是能独立成词的(如“人民”中的“人”和“民”),也可以是黏着语素(如“语言”中的“语”)。
- 意义融合:复合词的整体意义通常具有融合性或特指性。例如:
- “黑板”不是指“黑色的板”,而是特指教学用具。
- “火车”不是指“着火的車”,而是指一种交通工具。其意义是整体性的(《现代汉语词典》)。
二、 主要结构类型(根据语素间语法关系)
汉语复合词的结构类型丰富,主要反映语素间的语法关系:
- 联合式(并列式):两个语素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
- 同义/近义:道路、朋友、语言(《辞海》)。
- 相关:手足(喻兄弟)、笔墨(指文字或文章)。
- 反义:开关、动静、是非。
- 偏正式(主从式):前一个语素修饰、限制后一个语素,后者是中心。
- 定中关系(名词性):火车、皮鞋、广场、电脑。
- 状中关系(动词/形容词性):重视、热爱、雪白、笔直。
- 补充式(述补式):后一个语素补充说明前一个语素的结果、趋向或程度。
- 结果:提高、扩大、说明、降低。
- 趋向:进来、出去、爬上、放下。
- 程度(形容词):红透、累坏。
- 动宾式(述宾式):前一个语素表示动作,后一个语素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
- 动词性:读书、写字、关心、投资。
- 名词性(常特指):司令、管家、点心。
- 主谓式(陈述式):前一个语素是陈述的对象(主语),后一个语素是陈述的内容(谓语)。
- 名词性:地震、霜降、年轻(指年纪轻的状态)。
- 动词/形容词性:心疼、胆怯、眼红。
- 其他类型:如重叠式(妈妈、星星)、附加式(带词缀,如“桌子”、“石头”),但严格来说,附加式属于派生词范畴,与复合词(纯词根组合)有所区别。
三、 关键特点
- 语义的整体性:复合词的意义具有凝固性,不等于各语素义的简单相加,理解时需要整体把握(《语言学纲要》)。
- 结构的稳定性:复合词的语素顺序通常是固定的,不能随意调换(如“牛奶”不能说成“奶牛”,意义完全不同)。
- 功能的单一性:复合词作为一个整体,在句子中充当一个语法成分(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其内部结构在句法分析中一般不再拆分。
- 与短语的区别:
- 意义:复合词意义融合、特指;短语意义是组合性的。
- 结构:复合词语素结合紧密,不能随意插入成分(如“黑板”不能插入“的”);短语成分间结合较松,常可扩展(如“黑的车”)。
- 语音:复合词内部可能有轻声(如“东西”dōngxi 指物品)或特定重音模式;短语则遵循一般的句法重音规则。
四、 重要性
复合词是汉语词汇的主体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表达能力,适应了社会发展和新概念产生的需要。理解复合词的构成方式和语义特点是掌握汉语词汇的关键(《现代汉语》教材)。
主要参考来源:
- 《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 - 提供权威词条释义及词类标注。
-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提供更详尽的词源、语义解释及例证。
- 语言学通论性著作(如叶蜚声、徐通锵著《语言学纲要》) - 提供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复合词定义、分类及特点分析。
- 现代汉语教材(如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 - 系统阐述汉语构词法,包括复合词的类型、特点及与短语的区分。
网络扩展解释
复合词是语言学中由两个或更多独立语素(即有实际意义的字或词)组合而成的新词汇,其整体意义通常不等于各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在组合后形成独特的概念。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特征
-
结构紧密性
复合词的组成部分(如"黑板"中的"黑"和"板")不能随意插入其他成分,例如不能说"黑的板"代替"黑板"()。
-
语义融合性
整体意义往往产生新的引申含义,如"口红"并非指"口的红色",而是特指唇部化妆品。
二、构成类型(以汉语为例)
- 联合式
- 偏正式
- 定中结构:火车(用火的车)、手机(手持机器)
- 状中结构:冷笑、雪白
- 动宾式
如:管家、动员
三、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与短语的差异
复合词具有词汇化特征,"冰箱"是词,而"冰的箱子"是短语()。
-
与派生词对比
复合词由自由语素构成(如"电话"),而派生词含粘着语素(如"老师"的"老"是前缀)。
四、跨语言示例
- 英语:bookcase(书+柜)
- 德语:Handschuh(手+鞋=手套)
- 日语:勉強(べんきょう,原义"勉强",引申为"学习")
五、特殊现象
- 逆序词:"蜜蜂"与"蜂蜜"意义完全不同
- 离合词:部分复合词可临时拆分,如"鞠躬→鞠个躬"
实际应用中,复合词占现代汉语词汇总量的75%以上(),是词汇扩展的重要方式。理解其构造规律有助于语言学习和语义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白悬悬备鞍飙斿彩色摄影称位赤囊春靁处议逮録黛紫盗乌点破迪功低人都知帆板鲂鳏分议傅雷家书鼓睛暴眼棍儿茶含恨灏茫合度弘润讳辟壶漏讦讼解粽局迹跙足考寻口食米榔头乐典鸾鹊马王堆汉墓没底坑鸣吟前哨侨墓七诰骑马找马仁声日就月将肉袒面缚三寸弱翰三峦傻汉擅命时移事迁朔法四鉢啼咽通忧共患投晚妄予吻翰吓恐西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