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的意思、傅雷家书的详细解释
傅雷家书的解释
书信集。收入1954-1966年间傅雷暨夫人朱梅馥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书信。1981年初版。1984年、1990年增订再版。书信除教育儿子要树立爱国主义精神,要淡于名利、待人以诚、严以律己外,还涉及到美学、文学、音乐、哲学等诸方面问题,显示出作者爱国之心和艺术修养。
词语分解
- 傅的解释 傅 ù 辅相:太傅。少傅。 教导:“傅立德义”。 教导人的人:师傅。 附着,使附着:傅粉。 姓。 笔画数:; 部首:亻; 笔顺编号:
- 家书的解释 ∶家庭成员写的书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家书一箧。;;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家中拥有的书详细解释.家中所保存的书籍。《书序》:“我先人用藏其家书于屋壁。”.家人来往的书信。《
专业解析
《傅雷家书》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朱梅馥在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长子傅聪的家信合集。书名由两部分构成:
- “傅雷”:指作者本人。傅雷(1908-1966)是中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翻译了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等法国文豪的大量作品。
- “家书”:指家庭成员之间往来的书信,尤其指长辈写给晚辈的信件,承载着亲情传递、家庭教育、经验分享等功能。
综合释义:
《傅雷家书》特指傅雷夫妇写给儿子傅聪(后也包括次子傅敏)的信件汇编。这些书信不仅是亲人间的私密交流,更是一部融合了:
- 深厚亲情:表达父母对远游子女的思念、关怀与牵挂。
- 人格教育:强调做人应“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教导儿子保持赤子之心、淡泊名利、严谨治学、爱国等高尚品德。
- 艺术修养:傅雷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指导儿子在音乐演奏、文学理解、美术鉴赏等方面的学习与感悟,探讨艺术与人生的真谛。
- 文化传承:信中涉及大量中西文化、哲学、历史知识的讨论,体现了傅雷的学识与思想。
- 时代印记:书信跨越特定历史时期(1950-60年代),也间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氛围与知识分子的心境。
权威评价与引用参考:
《傅雷家书》自出版以来,被誉为:
-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的典范之作”:其教育理念,尤其是对人格塑造与专业精进并重的思想,影响深远。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傅雷家书》主要出版方,其版本说明及导读部分常作此评价)。
- “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高度概括了书信中蕴含的深沉父爱与教育心血。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普遍共识,常见于文学史教材及研究论文。
- “一部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因其对青年人立身处世、治学为艺的指导意义而被教育界推崇。来源:教育部推荐书目及相关教育评论文章。
- “书信体散文的杰作”:其文字真挚流畅,感情深沉饱满,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及相关文学评论。
核心价值:
《傅雷家书》超越了普通家信的范畴,是融合了伦理教育、艺术熏陶、人生智慧和深厚亲情的文化瑰宝。它不仅展现了傅雷作为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与谆谆教诲,更记录了一位中国知识分子高尚的精神世界和对文化、艺术、人生的深刻思考,成为影响几代中国人的经典读物。
网络扩展解释
《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朱梅馥写给长子傅聪、次子傅敏的家信合集,由次子傅敏整理编纂而成。以下是综合权威信息的详细解释:
1.基本构成
- 时间跨度:收录1954年至1966年间共186封书信,涵盖傅聪赴波兰留学、成为钢琴家及结婚生子的成长历程。
- 内容特点:信件最长逾七千字,内容既包含生活琐事的关怀,也涉及艺术、文学、音乐、哲学等领域的深度探讨。
2.核心主题
- 教育理念:强调“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注重品德培养与人格塑造,提倡淡泊名利、严于律己。
- 家国情怀:贯穿对国家的热爱与责任感,将个人成长与民族精神结合。
3.文学与社会价值
- 艺术修养:傅雷通过书信传递翻译与艺术心得,如音乐演奏技巧、文学批评视角等,成为艺术学徒的修养指南。
- 教育典范:被誉为“中国典范父母”的教子范本,展现因材施教与独立思考的培养方式。
4.影响与地位
- 该书自1981年首次出版后多次再版,被公认为素质教育的经典读物,其真挚情感与深刻思想对几代读者产生深远影响。
《傅雷家书》不仅是一部家庭情感记录,更融合了文化、艺术与人生哲理的综合性著作,兼具家庭教育与人文研究的双重价值。
别人正在浏览...
傲纵白刺惫竭裱轴比比皆然並禽操权册宝舛午脣腐齿落顶球东津二志翻刻符传负书覆映古调诗骇鷄犀汉注花红柳緑惠好豁啷啷濩渃熸灰茧瓮掎拔经纬仪九区浪喜老溜雷封棱眼里宰赂赠梦泡门阶户席靡财密附谴诫青荼森耸沙角少垒升玄摄意诗乐私孩子所止涒叹妥洽妥切望谼亭往徕卧龙沃州吾兄详定先茔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