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西国的意思、西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西国的解释

(1).泛指分封在西方的诸侯。《公羊传·僖公四年》:“古者 周公 东征则西国怨,西征则东国怨。”

(2).指西域。《晋书·苻丕载记》:“是时安西 吕光 自 西域 还师,至于 宜禾 , 坚 凉州 刺史 梁熙 谋闭境距之。 高昌 太守 杨翰 言于 熙 曰:‘ 吕光 新定西国,兵强气鋭,其锋不可当也。’”

(3).指佛教发源地。 唐 张祜 《听简上人吹芦管》诗:“分明西国来人説,赤佛堂西是 汉 家。”《敦煌曲子词·苏莫遮》:“面慈悲,心欢喜,西国神僧远远来瞻礼。”

(4).指 西蜀 。 唐 张乔 《送僧鸾归蜀宁亲》诗:“高名彻西国,旧跡寄 东林 。” 宋 苏轼 《隆中》诗:“ 诸葛 来西国,千年爱未衰。今朝游故里, 蜀 客不胜悲。”

(5).指 欧 美 国家。 清 王韬 《建铁路》:“电气通标,轮车铁路,西国以为至要之图,而 中国 以为不急之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西国在汉语词典中主要有三层含义:

一、地域概念 指代西方国家,特指欧美诸国。此释义源自《汉语大词典》,定义为"泛称欧美诸国"。该词在晚清文献中高频出现,如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载:"西国政教,大半皆有议院维持"(来源:汉典网《汉语大词典》条目)。

二、宗教概念 佛教典籍中特指古印度(天竺)。《佛学大辞典》明确标注:"西国即指天竺",常见于唐代佛教译经文献,如玄奘《大唐西域记》将印度诸邦统称为"西国"(来源:佛学辞典在线版)。

三、历史地理概念 汉代典籍特指西域诸国。《辞海》历史地理分册记载:"西国为汉唐时期对西域三十六国的统称",典型用例见于班固《汉书·西域传》"西国去长安万二千里"(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第七版)。

网络扩展解释

“西国”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因历史语境不同而变化,主要包含以下解释:

1.分封西方的诸侯

指古代周朝时期分封在西部地区的诸侯国。这一用法源自《公羊传·僖公四年》的记载:“古者周公东征则西国怨,西征则东国怨”,反映了周代政治地理格局。

2.西域地区

特指中国历史上的西域(今新疆及中亚一带)。例如《晋书·苻丕载记》提到吕光“新定西国”,即指其平定西域地区。

3.佛教发源地

唐代文献中,“西国”常指印度等佛教起源地。如张祜《听简上人吹芦管》诗云:“分明西国来人説,赤佛堂西是汉家”,表明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地理指向。

4.西蜀(今四川一带)

部分文献中代指中国西南地区,如西蜀政权。例如的造句提到“西国宫闱”,可能暗指蜀地。

5.欧美国家

近现代语境中,“西国”可泛指欧美国家,如和提到的“指欧美国家”。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公羊传》《晋书》等古籍,或近现代语言学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白木把拏班长畚土别屋笔法抄集朝儒琛册冲怠丛刻撮合恶事传千里访婚凡桃俗李癈疾封宠篝灯国家标准杭绸好古好自为之圜钟花说柳说豁露肩夫江南海北疆垣斤斤自守进陷鸡犬不惊峻坂具奏林霏吝书昴精冥钱末子木构木榻穿奶茶内班鸟战孽孙泡立司骈郁清谧青毡穷退腮腺石蹬霜佩水溢松柏寒盟俗纷恬素玩泄围圆骛逐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