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赐不当。《管子·法法》:“令未布而民或为之,而赏从之,则是上妄予也。”《韩非子·饰邪》:“有功者必赏,有罪者必诛,强匡天下,威行四邻;及法慢,妄予,而国日削矣。” 汉 桓宽 《盐铁论·授时》:“故妄予不为惠。”
"妄予"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主要围绕“轻率地给予”或“不合情理地授予”展开,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进行详细说明:
妄予(wàng yǔ)指不加审慎考虑、不遵循事理或法度而随意给予(恩惠、财物、名位等)。强调行为的主观随意性和不合理性,常与滥用职权、不负责任相关联。
合成词义:轻率地施与,体现主观随意性与非理性。
指当权者未经审慎评估而随意分配资源或特权,如:
“赏罚不明,妄予爵位,必致人心涣散。”(《资治通鉴》注)
批评对财物、机会的随意分配,忽视公平原则,如:
“国有常法,不可妄予民财。”
指对名誉、头衔的轻率授予,如学术荣誉的泛滥。
“妄予则恩穷,滥夺则威失。”
(轻率施恩会导致恩惠失去价值,滥用剥夺会丧失威信。)
“非功而授,是为妄予。”
(无功劳却授予官职,即是妄予。)
上海辞书出版社,2022年修订版,第7卷,第103页。
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1456页。
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235页。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纸质权威辞书,符合学术引用规范。)
“妄予”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wàng yǔ,其含义及相关解释如下:
“妄予”指赏赐不当或未经充分考虑而擅自给予。核心含义包含两方面:
该词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如:
“妄予”既是历史概念,也适用于现代管理学和人际关系的反思,核心在于警示人们避免因主观轻率造成资源或权力的滥用。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管子》《韩非子》等典籍。
柏夷亮父奔呼茶道吵吵瞋沮吃大户宠拔创世纪传素楚宫大厮八短什短辕车肥喏歌乐弓纤工业品归怀古劲寒俊合法性诃谯幻沤护获灰窑简帛降真建瓴剿定机械绢扇看卓课校蔻丹口干舌焦筐人酷楚牢让临川四梦率任明抢凄紧清眠穹圆棋术歧言劝慰日程阮家贫蛇蜿诗哲斯喜宿水飡风谈得来厅头讬荫相抵相应笑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