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鲂鱼和鳏鱼。《诗·齐风·敝笱》:“敝笱在梁,其鱼魴鰥。” 郑玄 笺:“魴也、鰥也,鱼之易制者,然而敝败之笱不能制……喻 鲁桓 微弱,不能防闲 文姜 终其初时之婉顺。”
(2).旧时因以“魴鰥”喻品行不端而难以制管的女子。《好逑传》第十七回:“蒙圣恩下察,并具实奏闻,仰天明鉴,勿使魴鰥,辱加麟凤,则名教有光,而风化无伤矣。”
“鲂鳏”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本义
指两种鱼类——鲂鱼和鳏鱼。鲂鱼即常见的鳊鱼,鳏鱼在古代指体型较大的鱼(如《诗经》中“其鱼鲂鳏”即描述鱼群状态)。值得注意的是,鳏鱼本义与后世“鳏寡孤独”中的“鳏”不同,后者是假借义。
引申义
古代文学中常以“鲂鳏”比喻品行不端且难以约束的女子。此用法源于《诗经·齐风·敝笱》,诗中用破败渔具(敝笱)无法阻挡鲂鳏鱼群,隐喻鲁桓公无力管束妻子文姜的失德行为。后世如清代小说《好逑传》也沿用此喻,强调对女性品行的规训。
补充说明:该词现代已极少使用,且“鳏”的释义存在争议。部分学者(如)指出郑玄将“鳏”释为“鲲鱼子”可能不准确,更合理的解释应回归其“大鱼”本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