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爱心的意思、爱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爱心的解释

喜爱之情。《礼记·乐记》:“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史记·律书》:“喜则爱心生,怒则毒螫加,情性之理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爱心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及文化内涵解析如下:


一、词典释义

  1. 基本定义

    爱心(ài xīn)指关怀、爱护他人的情感与行动,强调无私付出与善意。《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对人或事物怀有深厚感情,乐于给予帮助或关怀的心意。"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6年。

  2. 词义分解

    • 爱:本义为"仁惠、仁爱"(《说文解字》),引申为情感上的珍视与行动上的付出。
    • 心:象征情感与意愿的核心,如《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二、文化内涵与延伸

  1. 儒家思想渊源

    爱心与儒家"仁爱"思想一脉相承。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强调推己及人的博爱精神,构成传统伦理的核心。

    来源:《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

  2. 现代社会实践

    在当代语境中,爱心常体现为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等行为,如"希望工程"助学项目、社区互助活动,反映社会集体关怀意识。

    来源:中国民政部《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21年)。


三、权威引用参考

  1. 语言规范依据

    •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爱心即爱护、帮助他人的心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 《辞海》(第七版):"爱心泛指对他人或社会的关怀情感,常通过具体行动表达。"(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年)
  2. 文化研究支持

    学者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出,中国传统伦理以"互以对方为重"的爱心为纽带,形成社会凝聚力。

    来源: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四、社会应用实例

注:以上文献来源可通过国家图书馆平台(nlc.cn)或权威出版社官网检索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爱心”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爱心指关怀、爱护他人的思想感情,是一种基于同情与善意的情感表达。其核心在于对他人或生命的尊重与共情,既包括人类之间的情感联结,也延伸至对动植物及自然生命的保护。

二、核心内涵

  1. 情感层面
    表现为同情、怜悯、宽容等心理状态,如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或对困境中生命的共情。
  2. 行动层面
    强调通过具体行为传递善意,例如帮助他人、参与公益、保护环境等。

三、行为表现特征

四、深层意义

爱心被视为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其本质与人类共同价值观相联。部分文化或哲学视角下,爱心被赋予更高精神属性,如“恒久忍耐、凡事包容”等品质。

五、实际应用

从家庭中的亲情关爱,到社会中的慈善活动,再到生态保护行动,爱心贯穿个人与集体行为的多个层面。例如:疫情期间的互助行动、动物保护组织的救助工作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文化背景,可参考搜狗百科、汉典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熬肠刮肚蚌泪牓子半截宝势蹦蹦调博观约取不悟粹媺倒着断意恶语房术返轴腑冷告丧广疮古愁故宫聒聒叫函养斛面昏媾见会狡暴骄假家叔计构井花水进旅退旅军书可气鸾刀命期悯宥年龄宁靖睨笑凭栏千里镜七里濑青币穷愤生造神柩沈藴设象师承识微世域虽则簌簌堂印田课铜駞土坎危亟温韭香国先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