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书的意思、军书的详细解释
军书的解释
[military documents] 军中的公文
军书十二卷。——《乐府诗集·木兰诗》
详细解释
(1).军事文书。《汉书·息夫躬传》:“军书交驰而辐凑,羽檄重迹而押至。”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军书既频召,戎马乃连跨。”《花月痕》第二回:“﹝ 韩荷生 ﹞曾在 秦王 幕府佐治军书。”
(2).有关军事、兵法的书。《汉书·王莽传下》:“ 莽 忧懣不能食,亶饮酒,啗鰒鱼,读军书倦,因冯几寐,不復就枕矣。”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 王俭 《七志》,一经典,二诸子,三文翰,四军书,五阴阳,六术艺,七图谱。”
词语分解
- 军的解释 军 (軍) ū 武装部队:军威。军服。行(妌 )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军。 笔画数:; 部
- 书的解释 书 (書) ū 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文件:证书。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
“军书”是古代汉语中的常用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军事文书
指古代军队中用于传递命令、征召人员或声讨敌人的公文。例如:
- 《乐府诗集·木兰诗》提到“军书十二卷”,这里的“军书”指征兵名册或军事公文。
- 《汉书·息夫躬传》记载“军书交驰而辐凑”,描述军事文书频繁传递的场景。
- 近代曾国藩在战争期间仍坚持处理“军书傍午”,体现其作为军事文件的重要性。
2.军事、兵法类书籍
广义上也指与军事策略、兵法相关的著作。例如:
- 《汉书·王莽传》提到王莽“读军书倦”,此处指研读兵法书籍。
- 明代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将“军书”归类为独立的知识门类,与经典、诸子等并列。
补充说明
现代语境中,“军书”有时也用于文艺创作,如解放军书法家以军事主题创作书法作品,但核心含义仍围绕军事相关文书或典籍。
以上解释综合了古代文献和现代用例,如需更详细的历史文献出处,可参考《汉书》《乐府诗集》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军书
军书一词包含了“军”和“书”两个字,它的意思是指专门写给军队的指示、命令、书信等。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军书的相关内容。
拆分部首和笔画
军书的部首是“冖”,它是布在上面的覆盖物,表示包容、保护的意思。军书的笔画数为7画,分别是冖(3画)+十(2画)+十(2画)。
来源
军书一词最早出现在北周沈约的《封禅书·第四十四》:“夫世情所逼,乾隆必解,而降敕书者,一以军书问巫咸。”这里的军书指的是军队派发给巫咸的书信。
繁体
军书的繁体字为「軍書」,其中「軍」表示军队,「書」表示书信。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书」字的形状略有不同,上部的横笔画较短,下部像是一个明信片,表示写字。整个字形更接近实际的书写形式。
例句
1. 将军发布了一份重要的军书,要求全军官兵加强训练。
组词
军令、军队、军旅、军事、文书、调兵遣将、号令、编制、兵役
近义词
军令、军令状、军令状师、军令状中原、军令状中的、军令状的保险、军令状的官司
反义词
文书、民书、书信、文状、文历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