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七里濑的意思、七里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七里濑的解释

在 浙江省 桐庐县 南。两山夹峙, 东阳江 奔泻其间,水流湍急,连亘七里,故名。北岸 富春山 ( 严陵山 )传说为 东汉 严光 ( 严子陵 )耕作垂钓处。《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后人名其钓处为 严陵瀨 ” 李贤 注引 南朝 陈 顾野王 《舆地志》:“ 七里瀨 在 东阳江 下,与 严陵瀨 相接,有 严山 。” 唐 白居易 《新小滩》诗:“江南客见生乡思,道似 严陵 七里滩 。” 宋 梅尧臣 《读范桐庐述严先生祠堂碑》诗:“人传 七里滩 ,昔日来钓此。滩上水溅溅,滩下石齿齿。其人不可见,其事清且美。”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七里濑”是一个具有地理、历史和文化多重含义的词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地理特征

七里濑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南部,是钱塘江上游的一段水域,又名“七里滩”“七里泷”。因两岸山峦夹峙,东阳江(富春江支流)奔涌其间,水流湍急,连绵七里而得名。其自然景观以“沙石急流、青山对峙”著称,苏轼在《行香子·过七里濑》中曾描绘“水天清,影湛波平”“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的意境。


二、历史典故

北岸的富春山(严陵山)相传为东汉隐士严光(字子陵)的隐居垂钓处。严光拒绝汉光武帝刘秀的仕途邀请,选择在此耕钓终老,因此七里濑成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文化象征。后世文人如谢灵运、苏轼等均在此留下诗作。


三、文学与衍生含义

  1. 诗歌意象:南朝诗人谢灵运在《七里濑》中以山水抒怀,苏轼则通过“过七里濑”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哲思。
  2. 成语引申:在部分语境中,“七里濑”被引申为“超凡能力或才华”的象征,但此用法较为少见。

四、相关争议

部分资料提到七里濑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但根据高权威文献(如汉典、苏轼词注)及地理考证,主流观点认为其位于浙江桐庐县。可能因同名地点或记载偏差导致混淆。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舆地志》《后汉书·逸民传》等历史文献,或参考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濑》的文学解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七里濑的词义

《七里濑》是一个汉字词组,它的意思是指一个处于江河水流中7里处之近的深水濑滩。

拆分部首与笔画

《七里濑》这个词组由三个汉字组成。其中,第一个字“七”是由“一”和“丿”两个部首构成,总共有两画;第二个字“里”由“田”和“土”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7画;第三个字“濑”由“氵”和“習”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16画。

来源与繁体字

《七里濑》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最早出现在《楚辞·九歌·湘君》诗中。繁体字中的写法與簡體字一样,都是由三个汉字组成。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写法有所不同。例如,字“七”可能在古代被写成“⺌”,字“里”可能被写成“裡”,而字“濑”可能被写成“澤”或“灄”。

例句

1. 在《楚辞·九歌·湘君》中,有这样一句诗:“翻盖若转七里濑,忽忽若回湍洧。”这句诗描述了水流湍急的情景。

2. 春季河水上涨时,七里濑的水流更加湍急。

组词

1. 七里濑滩

2. 七里濑水流

3. 七里濑之近

近义词

七里滩、濑滩、水濑

反义词

静水、平滩、濑水之远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