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人称自己的叔父为家叔。《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每览 荆邯 説 公孙述 以进取之图,近见家叔表陈与贼争竞之计,未尝不喟然叹息也。”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序》:“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 宋 周必大 《跋秦少游帖》:“家叔已赴 滨州 渤海 知县,祖父在彼幸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七回:“我接我家母出来的时候,写了信托我一位同族家叔,号叫 伯衡 的,代我经管着一切租米。”
“家叔”是汉语中一种谦逊的称谓,用于对外人提及自己的叔父,属于古代书面语中的自谦表达方式。
基本含义
指称自己的叔父(父亲的弟弟),常见于古代文献或正式语境。例如晋代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序》中写道:“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即用“家叔”代指自己的叔父。
使用场景
注意事项
该词体现了古代汉语中“家+X”的谦称结构(如家父、家兄),强调血缘关系的内外之别。现代使用时可结合具体语境,若需更通俗的表达,可直接用“我叔叔”替代。
《家叔》这个词是指家庭关系中的叔叔。叔叔是指父亲的弟兄或父亲的姐妹的丈夫。
《家叔》这个词的部首是宀(mian),表示与房屋相关的含义。它的总笔画数为15。
《家叔》这个词的来源比较简单,由“家”和“叔”两个字组成。其中,“家”指的是由几个人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可以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叔”指的是兄弟中排行比自己大一级的男性亲属。
《家叔》的繁体字是「家叔」。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会有一些变化。《家叔》这个词在古时候的写法可能是「家叔」。
他是我的家叔,对我非常关心和照顾。
家族、叔父、家人、叔侄、叔伯。
伯父、叔父、舅舅。
侄子、甥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