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丧的意思、告丧的详细解释
告丧的解释
报丧。《左传·文公十四年》:“九月﹝ 穆伯 ﹞卒於 齐 。如丧,请葬,弗许。”《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 郑玄 注:“告,赴也。” 孔颖达 疏:“此谓天王崩而遣使告天下万国之辞也。”
词语分解
- 告的解释 告 à 说给别人,通知:告谕。告知。告诫。告诉。报告。劝告。奔走相告。 向行政司法机关检举、控诉:告发。告状。控告。 表明,请求:告老。告急。自告奋勇。 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出现:告成。告竭(宣布某种东
- 丧的解释 丧 (喪) ā 跟死了人有关的事:丧事。丧礼。丧亡。丧假(?)。丧乱。治丧。吊丧。 丧 (喪) à 丢掉,失去:丧失。丧生。丧偶。丧胆。丧气(不吉利,倒霉。“气”读轻声)。颓丧(情绪低落,精神委靡)
网络扩展解释
“告丧”是汉语中的一个传统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1.基本词义
“告丧”即报丧,指将某人去世的消息正式通知亲属或相关方。古代常用于诸侯、贵族或重要人物的丧事通告,具有礼仪规范性。
2.古典文献出处
- 《礼记·曲礼下》:记载“告丧曰天王登假”,指周天子去世时,需派遣使者通告诸侯国。
- 《左传·文公十四年》:提到穆伯去世后,鲁国“如丧,请葬,弗许”,反映告丧后可能涉及葬礼的争议。
3.用法与演变
- 古代礼制:属于“凶礼”的一部分,需遵循严格流程,如使用“天王崩”“登假”等特定措辞。
- 现代语境:现多泛指向亲友通知死讯,但传统仪式性用法已淡化,常见于文学或历史叙述中。
4.相关注释
东汉郑玄注《礼记》时,解释“告”为“赴”(即奔赴通告);唐代孔颖达进一步说明此为“遣使告万国”的正式程序。
“告丧”体现了古代丧葬礼仪的庄重性,兼具历史文献价值与文化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告丧这个词的意思是通知亲朋好友某人去世的行为或仪式。拆分部首是言和堇,笔画数为12。来源于古代殷商时期的祭祀仪式中,人们通过敲钟或鸣漏向神明告知有亲人去世的消息。繁体形式为告喪。在古时候,汉字写法中的告丧是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害和丧。害指遭遇不幸或丧失,丧指失去、离世。例如:“他去告丧时,我感到非常难过。”组词中可以包括告丧者、告丧仪式、告丧大师等。近义词可以是丧葬、宣传丧事,反义词可以是节日、庆祝。
别人正在浏览...
草率行事嫦娥驰绩赤口烧城垂戒出口成章触物豆觞断壁残璋断梦堕懒发际方府坟圈广孝古画国疾驾被见方讲匠届期季风气候禁体金鳷擘海究而言之括买惏刻寥天理则乱点鸳鸯谱禄饵罗马美满没事人目注心营南能北秀儗似泥猪疥狗批办青江弃职羣戏荣章三面红旗山会韶韺设渡圣木沈情失墒蜀綉枢轴櫯枋苕嶢渟泓通情文谱武威五征心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