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镜智的意思、大圆镜智的详细解释
大圆镜智的解释
佛的“四智”之一。谓洞照一切的清净真智。 唐 慧能 《坛经·机缘品》:“大圆镜智性清浄,平等性智性无病。” 明 李贽 《与马历山书》:“盖人人各具有是大圆镜智,所谓我之明德是也。” 清 谭嗣同 《仁学》二六:“七十从心所欲不踰矩,藏识转为大圆镜智矣。”亦省作“ 大圆智 ”。 唐 刘禹锡 《<毗卢遮那佛华藏世界图赞>序》:“《佛説华严经》直入妙觉,不由诸乘,非大圆智不能信解。”参阅《成唯识论》卷十。
词语分解
- 大圆的解释 .亦作“ 大圜 ”、“ 大员 ”。谓天。《管子·心术下》:“能戴大圆者,体乎大方;镜大清者,视乎大明。”《吕氏春秋·序意》:“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 高诱 注:“圜,天也;矩,方,地也。”《淮南子
- 智的解释 智 ì 聪明,见识:智力。智慧。智商。智育。智能。智谋。才智。机智。理智。明智(a.考虑问题周到、严密;b.有远见)。足智多谋。利令智昏。 愚 笔画数:; 部首:日;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大圆镜智”是佛教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属于佛所证得的“四智”之一。其含义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一、基本定义
大圆镜智指佛陀洞悉一切事物本质的清净智慧,比喻智慧如巨大圆镜般清晰明亮,能无差别映照万物实相。这一概念最早见于唐代《坛经》,后成为唯识学核心思想之一()。
二、佛教哲学内涵
-
识的转化
由第八识(阿赖耶识)转化而来。阿赖耶识作为储藏业力种子的根本识,通过修行断除烦恼、所知二障后,染污种子被净化,转为清净无漏的大圆镜智()。
-
智慧特性
- 如镜映照:如实映现诸法实相,不增不减,如《坛经》所言“性清净”()
- 清净不动:超越分别执着,如谭嗣同《仁学》描述“藏识转为大圆镜智”后的境界()
- 圆满具足:含摄佛性本具的智慧、慈悲等功德,体现法身常住()
-
佛果境界象征
代表究竟圆满的涅槃境界,实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觉性显发()。
三、日常应用启示
在修行层面,倡导保持“明镜之心”——对外界现象清晰觉知却不执着,如所述:“镜子映照万象却如如不动”。这种智慧启示人们以清净心应对世事,达到宠辱不惊的处世状态()。
四、相关文献
该概念在《成唯识论》《华严经》等经典中均有阐释,明代李贽更提出“人人具足大圆镜智”,强调其普遍性()。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圆镜智是一个词,它的意思是指思考问题时全面、深入,并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的智慧。这个词可以拆分为"大"、"圆"、"镜"和"智"四个部分。"大"表示广泛、宽泛的意思;"圆"表示全面、完整的意思;"镜"表示反射、映照的意思;"智"表示智慧、思维的意思。
《大圆镜智》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佛教经典《大智度论》,其中有一句话是:“正观察事,应如大圆镜智,见诸法相无所住。”意思是在观察事物时,应该像一面大圆镜一样,能够全面地看到所有事物的本来面貌,没有执著的看法。
在繁体中文中,《大圆镜智》这个词的写法与简体一致,没有任何变化。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中,对于《大圆镜智》这个词,每个字的形状可能有一些细微差别,但整体上没有明显的变化。
以下是一个例句,可以帮助理解《大圆镜智》这个词的含义:他具备了大圆镜智,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得出全面而准确的结论。
与《大圆镜智》相关的组词可以有大智若愚、明镜高悬等。
近义词可以有广博智慧、全面思考等。
反义词可以有狭隘眼界、片面看待等。
别人正在浏览...
白垩百折不移颁白靶心绷弓子变时哺馈参宿乘坚驱良承天赤制愁畏丹果大扫除大使馆二号人物丰崇封二棼争拊床公扈硅肺鼓楼还衡横生慌耗黄台吉环列之尹燋爇矫伪洁练锦地镜察金轮狷洁垦化客游连扯跟头猎渔笼嘴落夜熝头僧明目达聪默算凝寂盘踞亲手鲨鼓渗流审细十日欢使心用幸水堂束之高屋四犯诉陈通夕讬蒙望子成龙涡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