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鸣雁的意思、鸣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鸣雁的解释

(1).《诗·邶风·匏有苦叶》:“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毛 传:“雝雝,雁声和也。纳采用雁,旭日始出,谓大昕之时。” 郑玄 笺:“雁者,随阳而处,似妇人从夫,故昏礼用焉。”后用“鸣雁”指嫁娶之事。 北周 庾信 《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三星照夜,佇稽鸣雁之期;七日秉秋,坐廌飞皇之兆。” 倪璠 注:“婚姻六礼皆用雁,故云鸣雁之期。”

(2).鸣啼的大雁。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九:“鸣雁飞南征,鶗鴂发哀音。” 南朝 宋 范泰 《九月九日》诗:“劲风肃林阿,鸣雁惊时候。” 宋 陆游 《冬晴》诗:“鸣雁过长空,纤鳞泳清池。”

(3).古地名。在今 河南省 杞县 北。《左传·成公十六年》:“ 衞侯 伐 郑 ,至于 鸣雁 ,为 晋 故地。” 杨伯峻 注:“ 鸣雁 在今 河南 杞县 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鸣雁是汉语中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其释义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展开:

一、基本释义 鸣雁指大雁鸣叫的现象,特指秋冬季节大雁南飞时发出的叫声。此义项源于雁类候鸟迁徙的生物习性,《汉语大词典》将其解释为“雁鸣叫,亦指鸣叫的雁”。

二、古代文化象征

  1. 婚姻礼俗象征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记载“雝雝鸣雁,旭日始旦”,以鸣雁比喻男女婚配的和谐,后成为古代婚礼“六礼”中纳采用雁的典故来源。

  2. 时序变迁标志

    《吕氏春秋·季秋纪》载“候雁来”,古人将鸣雁作为秋冬季候的重要物候符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其列为“寒露第二候”。

三、文学意象延伸

  1. 羁旅愁思载体

    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中“鸣雁潇湘去”,李白《鸣雁行》“胡雁鸣,辞燕山”均以鸣雁寄托游子离情。

  2. 品格比德对象

    《禽经》称雁“飞则成行,止则成列”,《说文解字注》释“雁”为“知时鸟”,文人常借鸣雁喻指信义、守序等道德品格。

网络扩展解释

“鸣雁”一词包含多重含义,具体释义如下:

1.指代嫁娶之事

源自《诗经·邶风·匏有苦叶》中的“雝雝鸣雁,旭日始旦”,描述古时婚礼用雁的习俗。因大雁“随阳而处”的特性(类似妇人从夫),成为婚姻六礼的象征物。例如北周庾信在墓志铭中以“鸣雁之期”指婚期。

2.鸣啼的大雁

泛指发出叫声的雁群,常出现在诗词中作为意象。例如三国时期阮籍的《咏怀》以“鸣雁飞南征”渲染哀思,后世也借其候鸟特性象征季节变化或离别。

3.古地名

位于今河南省杞县北,属于历史地理名词,但具体沿革记载较少。


补充说明:

如需具体诗句或历史文献例证,可参考《诗经》《庾子山集》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百疾暴处抱兜被乘数本直辨认弊薄笔底春风壁龙冰纨场园差秩螭魅罔两邨民打印子点充地圻地上天宫发板反背凡笼烦疑斐锦風示伏尔加河纤夫浮烁服帖高尔夫球运动癸水鸿雁哀鸣皇皇后帝黄钟瓦缶浣纱溪花文鲛鲨孑蜺镜石九傧俱乐部窥牖小儿略历厘弊梅花笛美物米哈农谚驽拙篷船琼林玉质日富散使世态人情随踵抬脚动手天均铜雀台颓剥相亲协谋晰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