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颠眴的意思、颠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颠眴的解释

(1).颠顿昏花。 宋 王安石 《梦黄吉甫》诗:“山林老颠眴,数日占黄壤。”

(2).即癫痫病。俗称羊痫疯。《文选·扬雄<剧秦美新>》:“臣常有颠眴病,恐一旦先犬马填沟壑。” 李善 注:“眴与眩古字通。” 张铣 注:“颠眴,谓风病也。”参见“ 颠癎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颠眴(diān xuàn)是古汉语中的生僻词,现代汉语已极少使用,其含义需结合古籍语境理解。主要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目疾眩晕

    指因眼部疾病或气血失调导致的视物昏花、头晕目眩之症。

    《汉语大词典》引《说文解字注》:"眴,目摇也","颠"表头部失衡,合指眩晕症状。

  2. 精神恍惚

    引申为神志不清、心神不宁的状态。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释例中提及该词可形容"神思昏乱",如《庄子》中"眴若"即表恍惚之意。


二、古籍用例佐证

  1. 医学文献中的"颠眴"

    清代医书《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载:"头风颠眴,目系急而昏瞀",描述头痛眩晕的病理表现 。

  2. 文学作品的引申义

    汉代《淮南子·精神训》有"眴然能视,瞑然能听",高诱注:"眴,读曰眩",可见"眴"通"眩",与"颠"合用强化昏乱之意 。


三、现代工具书中的定位


参考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3.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清代吴谦编撰
  4. 《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高诱注本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以权威出版物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

“颠眴”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1.颠顿昏花

指因年老或疾病导致的精神恍惚、视觉模糊。例如:

2.癫痫病(俗称“羊痫风”)

古代文献中“颠眴”也指癫痫,表现为突发性意识丧失、肢体抽搐。例如:


补充说明:

建议结合《汉语大词典》或权威古籍注本进一步查证,上述解释综合了古代诗文及文献的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澳闸宝炉笔帖不明真相草缨谗谋称诵穿窬之盗纯情辞赋酢浆豆华水断辟尔耳发苶坟庵赋调福酒蝮蛇芥蓝雇夥捍衞鹤怨红叱拨洪造皇伯黄果荒宁黄农荐引敬老恤贫可耐馈饎埋照末食纳陛千狐腋青霄翼气邪全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三写易字史李手足胼胝霜猿属稿熟锦束拘顺口署字台扇屠耆外藩惋愕微尚我行我素详贯象环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