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属稾 ”。亦作“ 属藳 ”。起草文稿。 唐 司马贞 《<史记索隐>序》:“其属稾先据《左氏》、《国语》、《系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及诸子百家之书,而后贯穿经传,驰骋古今……各使成一国一家之事。” 宋 叶适 《忠翊郎致仕蔡君墓志铭》:“ 镐 迫面对,五更漏将上,属稾不能脱,请俟送伴回。”《宋史·吴时传》:“ 时 敏於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 清 张惠言 《周维城传》:“余游 富阳 ,知县 惲侯 ,请余修县志,未及属藳,而 惲侯 奉调。” 张孝若 《辛亥革命前后》:“那时我父到 沪 ,也常住 赵先生 家,此电即在彼处属稿。”参见“ 属草稾 ”。
“属稿”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古籍用例:
词义辨析:
“属稿”是古代对起草文稿的雅称,需注意读音和语境。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历史文献或文学研究。如需进一步了解“属”字的多义性,可参考汉典等权威工具书()。
属稿(shǔ gǎo)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于表达“旧稿、报告后辈阅读、考核或销毁”等含义。
属字的部首是尸(shī),属字共有8画。
属字的字源不甚明确,但据考证,它可能起源于甲骨文的一种象形字,代表着“尸体展示”的意象。
在繁体字中,属字的写法为屬。
在古代,属字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书法风格和个人习惯,属字的形态可能稍有变化。
1. 这是我的属稿,请你过目并提出修改意见。
2. 历史学家发现了一份珍贵的属稿,对于研究古代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属职(shǔ zhí):指某人所从事或担任的职务。
属地(shǔ dì):指某一区域属于、归属于的地域。
属实(shǔ shí):指事实真实可信。
旧稿、剩稿、废稿。
新稿、完稿、正式发表。
不欺闇室榱题打口哨得果法炬飞蛾肥头大耳飞菟风行革偃伏甲高山仰之供役光临孤行咳首号笛毫锥贺节輷鞫殷殷荒阙皇侄华幄呼天叩地贱薄娇姹尽语赳赳桓桓沮舍盔头阔步敛板鳞藏励世旅游业麦青煤屑路门法鸣箭木鵰袍仗骿胁平头车迫阸趋令三揖三让神肖十失爽烈属路胎位畋马挑闼童牙头三脚难踢王相惟一呜哩呜喇香粒效己崤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