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署字的意思、署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署字的解释

在文书上签名。因签名是为了防止作伪,字亦常为行草书,故亦名押字或画押。 唐 刘禹锡 《送王司马之陕州》诗:“案牘来时唯署字,风烟入兴便成章。”《元史·拜住传》:“ 拜住 为太常礼仪院使,年方二十,吏就第请署字。”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押字》:“《集古録》有 五代 时帝王将相等署字一卷。所谓署字者,皆草书其名,今俗谓之画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署"字的释义包含三个核心义项:

一、指办理公务的机关。如"海关总署""官署",此义源自古代官府机构设置。《说文解字》载:"署,部署,有所网属。"(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说文解字》电子版)

二、作动词表布置、安排。如"部署兵力",《史记·项羽本纪》"部署吴中豪杰"即用此义。汉典网《汉语大字典》指出该字从"网"部,原指渔猎时代安排捕猎的网格,后引申为系统安排。

三、指签名、题字。《汉书·苏武传》"署其官爵姓名"即此用法。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本《正字通》释:"署,书位也,谓题识其处",说明签名具有确认位置的功用(来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古籍库)。

现代汉语中,"签署文件""署名文章"等用法延续了古代文书制度。台湾《教育部异体字字典》特别注明该字在公文领域的特殊地位,与普通"写"字存在语体差异。

网络扩展解释

“署字”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以下为详细分析:

一、基本含义

  1. 签名或签署
    • 指在文书上签名,通常使用行草书体以防止伪造,又称“押字”或“画押”。例如唐代刘禹锡诗句“案牍来时唯署字”,即描述处理公文时签名的场景。

二、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与用途

    • 古代官员或文人在签署文件时,为防伪常采用独特笔迹,逐渐形成“署字”的规范。如《元史》记载拜住任官时“吏就第请署字”,体现其正式性。
  2. 与“署”相关的其他含义

    • 官职与机构:单独“署”字可指官署(如“海关总署”)或代理官职(如“署理任用”)。
    • 布置与安排:本义为部署任务,如“部署”一词即源于此。

三、使用场景

四、注意事项

“署字”核心含义为签名,兼具历史与文化的特定用法,而“署”字本身含义更广泛,涵盖官职、部署等。

别人正在浏览...

白马津报怨避世金马比岁步话机不趋事步子骖驭缠令宕迈登荐额鲁特芳兰生门,不得不鉏告变高肥革斁剗浇革正共亲乖嘴蜜舌鬼脸鲑阳晷昃孤另另合灵红勒帛晖映湖剧降恕剿取吉丁介鲸嫉恶若仇祭祖菌肥看人下菜碟儿刻砥款待枯颅掠袭灵淑六衢懋扬美稼麪条鱼明察暗访明光锦偶词傍州贫措大豕牢曙风庶萌田禄提铃蹄閒三寻童养土酥五洲四海小次锡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