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纳陛的意思、纳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纳陛的解释

古代帝王赐给有殊勋的诸侯或大臣的“九锡”之一。凿殿基为登升的陛级,纳之于檐下,不使尊者露而升,故名。《韩诗外传》卷八:“诸侯之有德,天子锡之,一锡车马……五锡纳陛。”《汉书·王莽传上》:“朱户、纳陛。”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纳,内也,谓凿殿基际为陛,不使露也。”一说,纳陛为致于殿两阶之间,便于上殿。见《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是用锡君纳陛以登” 李周翰 注。后代亦以为对大臣的优遇。《宋史·吕端传》:“又以 端 躯体洪大,宫庭阶戺稍峻,特令梓人为纳陛。”此为木制者。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纳陛”是古代汉语中的专有名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一、九锡之礼的赏赐形式

作为古代帝王授予诸侯或重臣的“九锡”之一(第五项),属于最高礼遇。其具体形式有两种解释:

  1. 隐蔽陛级说:凿开殿基台阶,将陛级(台阶)隐藏在屋檐下,避免尊者登阶时暴露于外。
  2. 近阶通道说:在大殿两阶之间设置专用通道,便于受赏者直接上殿。

二、迎接仪式的象征

引申为迎接高官或重要人物的仪式,特指古代帝王即位时,接纳臣子入朝任职的典礼。"陛"指宫殿台阶,"纳"即接纳,合称表示以高规格礼仪迎接显贵。

历史演变与用法

示例:《汉书·王莽传》记载“朱户、纳陛”的赏赐,颜师古注释强调其隐蔽陛级的设计理念。

网络扩展解释二

纳陛是什么意思

《纳陛》是一个古代汉字词汇,表示"纳入宫廷"或"登上宫殿台阶"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笔画

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纟和阝。

纟是纺纱部首,有5画;阝是阜部首,有5画。

来源和繁体写法

《纳陛》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宫廷礼仪。古代帝王在举行重要的宴会或祭祀仪式时,会献上美味佳肴供奉神明,并将菜肴摆放在宫殿台阶上。

在繁体字中,《纳陛》被写作「納陛」。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纳陛被写作「納陛」。《康熙字典》中也有记载,古代的写法为「納陛」。

例句

1. 皇帝在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时,供奉的美食都会纳陛于宝殿之上。

2. 这位宾客一鞠躬,纳陛登上宫殿台阶,向皇帝献上了礼物。

组词

1. 纳宠:接受宠爱

2. 纳谏:接受忠告

3. 纳凉:避暑消暑

近义词

登上、拜访、进入

反义词

退出、离开

别人正在浏览...

阿史德班爵八使褊介褊忮避让蝉翅拓魑魅愁肠殢酒抽吸畜道出徇撺耸寸蹄尺缣大闺女纛章京搭设地王多多耳屏風觀附众归桡故墓害群合醵阖门百口环刀活泼泼井冠究识镌説狙公聚蓄刻棘可朱浑口头话鲁籍緑豆青嫚惰蛮僮没牙没口庙殿抹岸默感酿花俏美亲历跧藏睿后山肴神视説陈说开书髓天雨晩点万元险技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