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牒举的意思、牒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牒举的解释

上书陈述。 唐 白居易 《得景为县官判事案成后自觉有失请举牒追改判》:“先迷后觉,判事虽不三思;苟有必知,牒举明无二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牒举(dié jǔ)在汉语中属于较为生僻的古代用法,其核心含义可分解为两个语素:

  1. 牒:指古代官方的文书或记录文件,如《说文解字》释为“札也”,即简札、簿册;
  2. 举:意为列举、举荐,如《周礼》中“举贤良”即推举人才。

综合而言,“牒举”指通过书面形式逐条列举或呈报事务,多用于古代行政流程。例如《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诏旨、制敕……皆牒举而行之”,此处强调以文书形式传达政令的官方行为。

现代权威辞书如《汉语大词典》未单列该词条,但可通过《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对“牒”的释义及“举”的引申用法推证其复合含义。研究文献中,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研究》曾援引唐代公文案例解析该词的行政语境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牒举”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释:

1.基本释义

2.用法与语境

3.词源与演变

4.近义词与关联词

“牒举”是古代通过公文形式向上级陈述或修正的正式行为,强调文书的规范性和官方权威性。如需进一步了解唐代行政制度或白居易的判词,可参考历史文献或相关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磅磄半生别居不窕参领长编长贤雠应得位颠困独漉二南凤仙花風信忿怨关西贵骄归真贵质鸿黄洪潦化道遑遑家的睑板僵偃捷雷不及掩耳借书证藉藉金苞旌节花禁取酒湩诀行刻暴丽靡流离颠疐流英厖杂槃护偏恃遣令倾家竭产琼靡驱役市钱衰堕霜磬束纺岁晏探视桃偶通迵兔客蜗牛庐夏璜先妾骁杰西窗翦烛细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