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别,相诀而行。 唐 罗隐 《题玄同先生草堂》诗之二:“先生诀行日,曾奉数行书;意密寻难会,情深恨有餘。”
“诀行”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读音:jué xíng(ㄐㄩㄝˊ ㄒㄧㄥˊ)
词性:动词
结构:并列式合成词(“诀”指分别,“行”指离开)
核心含义:指离别时互相告别并启程远行,带有“永别”或“郑重道别”的意味。
唐代诗人罗隐在《题玄同先生草堂》第二首中写道:
“先生诀行日,曾奉数行书;意密寻难会,情深恨有餘。”
此处“诀行”既指离别的场景,又暗含对深厚情谊的感慨。
如需更深入的古典文学用例分析,可参考《全唐诗》或相关注释文献。
诀行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诀(jué)和行(xíng)。
诀字的部首是讠,笔画数为6;行字的部首是行,笔画数为6。
诀行来源于古代汉语,具有多重含义。其中,“诀”意为结束、告别,指事物的最后一步或终止;“行”则表示实施、进行,指行动或执行。综合起来,诀行意味着结束和实施,指的是完成某个任务或达到某个目的的最后一步。
在繁体字中,诀行的写法为「訣行」。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诀行的写法可能略有差异。但基本上,诀行的字形与现代写法相似,保持了诀和行的基本结构。
1. 在战争的最后一刻,士兵们最后的诀行是向敌人发起最后一波攻击。
2. 在一份遗书中,他将自己的最后遗愿作为诀行,希望朋友们能够看到。
1. 诀别:意为告别,离别。
2. 行动:意为进行行动,实施行动。
3. 诀窍:意为秘密,奥妙。
1. 最后一步、收尾、了结。
2. 实施、执行、进行。
1. 开始、起步。
2. 暂停、中止。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