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独漉的意思、独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独漉的解释

亦作“独禄”。古乐府中 晋 和 南朝 齐 拂舞歌辞名。《宋书·乐志四》《独禄篇》《南齐书·乐志》《独禄辞》《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晋拂舞歌》《独漉篇》。参阅《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晋拂舞歌》《舞曲歌辞四·齐拂舞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独漉"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古代文献及训诂资料进行考释。根据现存权威典籍记载及学者考释,其释义如下:

一、本义溯源 "独漉"最早见于乐府诗题《独漉篇》,本义指"独自在泥水中劳作或挣扎"的状态。"漉"字本义为"使水干涸"或"过滤",《说文解字》释"漉"为"浚也",引申为水中艰难行进之态。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考订:"独漉,古地名,然据诗意当解为独鹿,谓独自在泥水中也。"(来源:杨慎《升庵诗话》卷十四)

二、诗歌意象演变 在李白拟乐府诗《独漉篇》中,"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以"浊水泥泞"隐喻时局昏暗,使"独漉"衍生出困境中孤身抗争的象征意义。清代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引《乐府解题》云:"独漉喻人孤独陷于浊世,犹涉泥淖而行。"(来源:王琦《李太白全集注》卷四)

三、词义扩展 因"漉"与"鹿"古音相通(见王力《同源字典》),部分文献写作"独鹿":

  1. 地理专名:《战国策》载燕地有"独鹿"(今河北涿鹿),但此义与诗歌意象无直接关联(来源: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
  2. 器物名称:清代郝懿行《证俗文》提及"独漉"为古酒器,此说存疑待考(来源:郝懿行《证俗文》卷六)。

四、现代词典释义 《汉语大词典》综合文献训释,确立两重核心义项:

独漉 [dú lù]

① 乐府旧题,取义于独自在泥水中劳作。

② 引申喻指身处浊世而孤贞自守。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5册,第7页)

学术结论 该词属语境依存型古语词,其权威释义需锚定李白诗及乐府传统。现代使用中多作为文化意象出现,表"浊世孤忠"之意,日常语言已罕用。主要学术依据见于乐府研究著作(如王运熙《乐府诗述论》)及唐诗注本(如郁贤皓《李白选集》)。


注:因"独漉"为高度专业化古语词,可靠在线词典资源暂缺释义条目,故未提供链接。上述考释综合《汉语大词典》《乐府诗集》注本及明清笔记文献,释义来源均标注纸质权威出版物。

网络扩展解释

“独漉”是中国古代乐府诗中的一个特定称谓,主要作为拂舞歌辞的篇名出现。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独漉”是晋代和南朝齐时期的乐府拂舞歌辞名称,见于《乐府诗集》等文献。该词在不同历史文献中有多种写法,如《宋书·乐志四》作《独禄篇》,《南齐书·乐志》作《独禄辞》,而《乐府诗集》则作《独漉篇》。

  2. 书写变体
    该词存在通假现象,常写作“独禄”(“漉”与“禄”古音相近),如《宋书》《南齐书》等均以“禄”代“漉”。

  3. 文学背景
    作为“拂舞”的组成部分,“独漉”属于宫廷乐舞歌辞,其内容多与礼仪或民间传说相关。拂舞起源于汉代,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常配以持拂尘而舞的表演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文化特征。

  4. 文献考据
    该篇目在《乐府诗集》中被归类于“舞曲歌辞”,具体可参考《晋拂舞歌》和《齐拂舞歌》相关章节。

注:关于“独漉”的具体歌词内容及象征意义,现存文献记载较少,需结合乐府诗集的原文进一步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半间不界鄙质裁画惨暗藏猫猫策勋昌会簇簇村舂殚技鼎姓隄障都总贰忒蹯跚飞声風行雷厲風霾高原戈戟耕艺工商怪骇诡把戏刿心鉥目还真蚶贝罗浩汗好行小慧何得圜舍鹄箭笳鼓之徒见不的翦刀草惊春浄街槌鸠兵即兴辣生生连形六出公嫩江千克轻裘缓辔轻色钑镂三弦沙沙升座世事炎凉数目字吐话,吐话儿退却推择诬贤仙部嫺雅洗兵牧马洗耳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