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束细绢。古代用作礼物。《仪礼·聘礼》:“宾裼,迎大夫贿,用束纺。” 郑玄 注:“纺,纺丝为之,今之縳也。”
“束纺”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解释,需结合文献来源具体分析:
一、古代礼物的含义(主要见于《仪礼》等典籍) 指一束细绢,常用于古代礼仪场合作为馈赠品。如《仪礼·聘礼》记载:“宾裼,迎大夫贿,用束纺”,郑玄注解“纺”为丝织品,类似后世的縳(一种细密丝织物)。
二、成语的引申含义(需谨慎考辨) 部分现代词典将其解释为成语,表示“束缚、限制”。该说法源于古代纺织业背景:纺织时需长时间专注且受工具限制,引申为行动或发展受限的状态。但此释义未见于《汉语大词典》等高权威典籍,可能属于现代引申用法。
建议参考优先级:研究古文时建议采用第一种释义;若涉及现代成语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并核查权威词典。
《束纺》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将纺织品通过细带、绳索等束紧,加固或固定。
《束纺》包括两个部首,分别是“纟”和“方”,总共有十三个笔画。
《束纺》一词的来源比较简单,主要由“束”和“纺”两个字组成。其中,“束”意为绑紧,约束;“纺”为纺织。合在一起就表示通过绑紧来加固或固定纺织品。
《束纺》的繁体字为「束紡」。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在有所不同。《束纺》在古代的写法为「尗纺」。
1. 她用细带子将裙子束纺在腰间,使得整个人看起来更加优雅。
2. 为了防止织物松弛,可以使用束纺的方法将其固定住。
组词:束缚、束身、束之高阁。
近义词:捆绑、系紧。
反义词:解开、松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