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名。叶卵形,有锯齿。**开花。花小,色黄,成穗状的总状花序。浆果小球形,成串,可观赏。《太平广记》卷四○九引《黎州汉源县图经》:“ 黎州 汉源县 有旌节花,去地三二尺,行行皆如旌节也。” 宋 张唐英 《蜀檮杌》卷下:“初,有道士 朱桃椎 謁之於阶前,以剑拨土,取花子三粒种之,须臾成花三朵,谓 处回 曰:‘此仙人旌节花,公富贵之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旌节花汉语 快速查询。
旌节花(学名:Stachyurus chinensis)是旌节花科旌节花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名称源于花序形态特征及文化意象,具体释义如下:
一、词源与形态特征 "旌节"一词取自古代官员出行仪仗中的旗帜与符节,形容其下垂的穗状花序形似旌节。该植物早春开花,总状花序长6-15厘米,小花密集排列呈串珠状,花冠淡黄色至黄绿色,具有4枚卵形花瓣(《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
二、植物分类与分布 作为旌节花科的模式物种,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生长于海拔400-3000米的湿润山谷或林缘。其茎髓在中药中称为"小通草",具有清热利尿功效(《中国植物志》电子版)。
三、文化象征与应用 在传统民俗中,旌节花因花序形态被赋予"节节高升"的吉祥寓意,常用于庭院造景。其茎髓所含的黏液质成分可作造纸粘合剂,树皮纤维可制人造棉(《中华本草》2010年版)。
四、文学意象表达 宋代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曾以"旌节垂垂"描述其花序形态,清代《广群芳谱》记载其"花开如旌节,春深始放",均突显其独特的观赏特征。
旌节花是一种具有观赏和药用价值的植物,以下为详细解释:
旌节花(学名:Stachyurus chinensis)属于旌节花科旌节花属,为落叶灌木,高1.5-5米,树皮暗褐色。其叶片互生,纸质,呈卵形至卵状矩圆形,叶缘有锯齿,长6-15厘米,宽3.5-7厘米。
古代文献如《太平广记》提到,四川汉源县的旌节花“行行皆如旌节”,形容其花序如古代旌节般垂挂。宋代《蜀檮杌》还记载了与道士相关的传说。
喜光照,较耐寒,适应性强,多分布于中国中西部及东亚地区。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植物图鉴或药用典籍。
悲辛本犯比似不倒口藏头护尾秤平斗满除草春念除却单式编制丹爓而已返璞归真酚酞鲠塞刮刮匝匝贵臣国忌行香骨头架子孤突孩中颜黑耸耸鲎帆卉服吉故金琐拘坼绝版颽风连曹零败沴孽麦樱麻稭漫天闹吵吵脑袋瓜子黏稠旗火清耳青藜罄吐蛩蚷铨量劝助驱遏散隶煽炼师矩睡伏书论私单帑廥天假因缘跳梁偷寒送暖脱去外财五洋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