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桃偶的意思、桃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桃偶的解释

(1).桃木刻神鬼偶像。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道士﹞因指诸方士曰:‘尔之不食,辟穀丸也。尔之前知,桃偶人也。’”

(2).喻傀儡人物。 鲁迅 《集外集拾遗·<哀范君>诗之二》:“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参见“ 桃梗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桃偶(táo ǒu)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名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本义及文化象征三个层面解析:

  1. 字源与本义

    该词由“桃木”与“人偶”复合而成。“桃”指桃木,古人认为桃木具驱邪避凶之力(《说文解字》:“桃,果也。从木,兆声”);“偶”即人形偶像(《说文解字》:“偶,桐人也”)。故“桃偶”本指以桃木雕刻的人形偶像,常用于古代巫术或祭祀仪式,寄托驱除灾厄的诉求。

  2. 文化象征与引申义

    在民俗传统中,桃偶被视为替身或傀儡,承载着“代人受灾”的象征意义(《风俗通义》:“桃梗,梗者,更也,岁终更始”)。这一功能衍生出对“受操控者”的隐喻,现代汉语中多用以形容丧失自主性、受他人支配的人或势力,含贬义。如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坏人靠着冰山,恣行无忌……一旦失足,忽而乞怜,而曾经亲见的所谓‘桃偶’,已成了泥土。”

  3. 权威工具书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定义,桃偶指“桃木刻制的人形偶像”,并引申为“被人利用而毫无能力者”。此释义明确其从实物到抽象概念的语义演变,佐证了其文化负载词属性。

参考文献

  1.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2. 应劭. 《风俗通义》. 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4. 鲁迅. 《坟》. 人民文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桃偶”是汉语中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本义解析

  1. 字面构成

    • 桃:指桃木,传统文化中桃木被视为辟邪之物,常用于制作驱鬼法器或祭祀道具。
    • 偶:指人形雕像,如木偶、泥偶,引申为象征性形象或傀儡。
    • 组合后指桃木雕刻的神鬼偶像,常见于古代祭祀或巫术仪式中。
  2. 文化背景
    古人认为桃木有驱邪功能,如《阅微草堂笔记》提到道士用“桃偶人”实施法术,侧面印证其辟邪用途。

二、比喻义解析

  1. 象征傀儡人物
    鲁迅在《哀范君》诗中写道:“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以“桃偶”暗喻政治傀儡,强调其空有形式而无实权的特质。

  2. 延伸用法
    现代语境中可泛指被操控的象征性角色,如组织中的虚职、文化符号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三、使用建议

别人正在浏览...

百达柱綳杠比盘藏擫察狱吹牛皮代斵道号倒日阿旁鹗爪发变奋辞分尸覆逴钢七郎当歌欢勾注挂肚牵心贯朽粟腐横沴后队华奥怀质抱真黄金符回颜活字印刷将略家生孩子矶激禁的锦霞鴃舌聚骨扇琨瑜阔网连纲陵人令人齿冷陵室陆羽泉迈异癖痼佥议七品茶踆踆煞果山工生力军泰山若厉汤去三面剔亮同心莲外治未有无辈乌布帐象轩宪言衔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