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定的意思、底定的详细解释
底定的解释
(1).达到平定。《书·禹贡》:“三江既入, 震泽 底定。” 蔡沉 集传:“底定者,言底於定而不震荡也。”底,一本作“ 厎 ”。
(2).引申指平定;安定。《周书·尉迟运传》:“ 东夏 底定,颇有力焉。” 宋 王禹偁 《平阳公主赞并序》:“卒见削平多垒,底定京师。” 明 李贽 《与凤里》书:“一身漂泊,何时底定。”
词语分解
- 底的解释 底 ǐ 最下面的部分:底层。底座。底下(a.下面;b.以后)。海底。底肥。 末了:年底。月底。到底。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 图案的基层:白底蓝花的瓶子。 何,什么:底事伤
- 定的解释 定 ì 不动的,不变的:定额。定价。定律。定论。定期。定型。定义。定都(?)。定稿。定数(?)(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定。规定。鉴定。 使不变动:定案。定罪。决定。确定。 平安
网络扩展解释
“底定”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多层次的解释:
一、基本含义
-
本义
指事物的底部或基础稳定,不易动摇。例如《书·禹贡》中“三江既入,震泽底定”,描述地理环境的平定稳固。
-
引申义
多用于形容局势、人心的平定与安定。如《周书·尉迟运传》提到“东夏底定”,即指地区的政治稳定。
二、详细解释
-
历史语境中的“平定”
常见于古籍,强调通过行动达成稳定状态。例如《南史·齐高帝本纪》记载“信宿之间,宣阳底定”,描述军事行动后局势的迅速安定。
-
现代用法
可比喻心态、计划的确定。如“情况尚未底定”表示事情未完全确定。
三、用法示例
- 古籍例句
“白羽一麾,黄鸟底定”(南朝梁·任昉),以象征手法表达通过策略实现安定。
- 现代造句
“这一战之后,一切便都将尘埃落定”(风凌天下),突出结果的不可动摇性。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平定、安定、稳固
- 反义词:动荡、动摇、未定
可通过权威词典(如汉典、查字典)进一步查阅完整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底定"这个词是指安定、稳定。拆分部首为"广"和"疋",总共有6个笔画。该词的来源可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写法,以及汉字的演变过程。古时的底定字写法使用了更多的笔画和复杂的结构。
以下是一个使用底定的例句:
他通过努力工作和稳定的心态使得生活底定下来。
一些相关的组词包括:稳定、安定、坚定。
近义词可以是:平稳、稳固。
反义词可能是:动荡、不稳定。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任何其他问题,请随时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