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画押的意思、画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画押的解释

[sign;make one's mark on a document] 旧时在公文、契约或供状上画花押或写“押”字、“十”字,表示认可

详细解释

在公文、契约或供词上签名或画记号,表示认可,俗称“画押”。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押字》:“所谓署字者,皆草书其名,今俗谓之画押,不知始於何代。”《清史稿·宣统皇帝纪》:“﹝ 宣统 元年九月﹞辛亥, 和兰 《保和会条约》成,分别批准画押。” 洪深 《贫民惨剧》第三幕:“ 王大哥 ,笔在这儿,画押。”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画押”是旧时在公文、契约或供状上通过画符号、写特定字(如“押”“十”字)或草书签名等方式表示认可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1.定义与形式

画押的核心作用是作为身份确认的防伪标记,常见形式包括:

2.历史演变

3.别称与用途

画押在不同场景中被称为“花押”“签押”“署押”等,广泛用于:

4.名人案例

5.文献记载

明末清初顾炎武在《日知录·押字》中记载:“署字者,皆草书其名,今俗谓之画押”,说明其草书签名的传统。

如需进一步了解不同时期画押的具体样式或文化影响,可参考古籍《宣和书谱》《宣和画谱》。

网络扩展解释二

画押

画押这个词指的是在签名或题字之后,用笔画一些简单的图案、花纹或符号,起到保证真实性和防伪作用的一种手法。它常见于古代文献、合约、公文等重要文件上。

拆分部首和笔画

根据《康熙字典》,画押的拆分部首为⺠(羊首),其总笔画数为7。

来源

画押一词源自于古代法律制度。古时官方颁布的文书需要公众识别和验证真实性,而且要防止伪造和篡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们开始在签名或题字的旁边加上一些独特的标记,以便识别和确认。这些标记逐渐演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图案或符号,就是画押。

繁体

繁体字中,“画”字的写法与简体一致,而“押”字的写法为「壓」。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书法中,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有一些差别。例如,在书写“画押”时,“画”字的横笔画可能比现代写法稍微长一些,而“押”字的折笔也可能与现代写法略有不同。

例句

他在每份文件的末尾都画上了一个独特的画押,以确保文件的真实性。

组词

组词:画押图案、画押印章、画押验证、画押合同、画押文书

近义词

签字、签名

反义词

伪造、篡改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