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错牾的意思、错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错牾的解释

抵触;不顺从。《新唐书·段平仲传》:“ 平仲 错啎不得言,乃谬称名,帝怒,叱去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错牿(cuò wǔ)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抵触、违背或不相协调,常用于描述事物间的矛盾或冲突状态。以下从权威词典角度分项详解:


一、基本释义

  1. 抵触不合

    指事物之间相互矛盾、无法调状态。

    例:双方观点错牿,难以达成共识。

  2. 违背常理

    形容言行或现象违反常规逻辑或社会共识。

    例:此举与公序良俗错牿,引发争议。


二、词源与演变

  1. 古义溯源

    “错”本义为镶嵌(如“错金”),引申为“交叉”;“牿”原指牛马栏圈,后衍生“束缚”“冲突”义。二字合用强调“交错对抗”之意,最早见于《后汉书》。

  2. 现代用法

    当代多用于书面语,常见于学术讨论或政策分析中,描述理念、制度或数据的矛盾性。

    例:实验数据与理论模型错牿,需重新验证。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汉语大词典》

    明确释义为“抵牾;不合”,引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事理错牿,非著述之体也。”

  2.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标注为“动词性书面语”,强调其描述冲突关系的功能。


四、使用场景与辨析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李行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3. 王力.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 商务印书馆, 2005.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网络扩展解释

“错牾”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uò wǔ,其核心含义为抵触、不顺从。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该词由“错”和“牾”组合而成:

    • 错:本义指参差交错(如“交错”),引申为摩擦、避开(如“错车”),也可表示安排时间避免冲突(如“错开会议”)。
    • 牾:意为违背、不顺从(如“抵牾”)。
      两者结合后,整体强调因方向或立场不同而产生的矛盾或对抗。
  2. 文献用例
    据《新唐书·段平仲传》记载:“平仲错啎不得言,乃谬称名,帝怒,叱去之。” 此处的“错牾”描述了段平仲因与皇帝意见相左而无法直言,最终触怒皇帝的情景,体现了该词在古籍中的实际应用。

  3. 注意事项
    需注意,“错牾”属于较为生僻的文言词汇,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若需进一步考证其用法,建议参考《汉语大词典》等权威工具书或专业古籍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挨斗傲放班部暴慠拨阮采择曾无与二柴火饭筹饷闯进从徵单韵母捣腾雕虫手冻树短黄二万五千里长征烦倦干枯海若虹申擐饼虎啸风生家计奸相禁学炯炯畟然瀱汋旷淡拉大旗作虎皮老湫冷破莲华乐脸黄肌瘦鹿藿溟岛名山胜川盘雕沛雨甘霖鎗旗呛呛旗幡欺饰欺突求贤如渴启诱儒绅沙囊山皋试铺守贰水鸥束之高屋私会私鈚头宋方天慈蕰藻香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