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守贰的意思、守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守贰的解释

指知州、通判等官。 宋 苏辙 《王佺通判荆南》:“ 南郡 控引江湖,商贾之渊,而盗贼之会也,守贰之事於南方为剧。”《宋史·高宗纪》:“癸巳,罢 川 陕 便宜差遣监司、守贰。”《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二年》:“先是,遣使访 川 陕 诸州守贰之能否,知 夔州 袁逢吉 、知 遂州 李虚己 、通判 查道 、知 忠州 邵燁 、知 云安军 薛颜 等七人以称职闻,戊子,皆赐詔书奬諭。”《文献通考·田赋五》:“詔 江 浙 诸州县帛及折帛钱,并以七月中旬到行在,不足者守贰窜黜。”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守贰”是古代官职的合称,主要指宋代地方行政体系中的知州(正职)和通判(副职)等官员。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历史背景与职责

  1. 行政与监察并重
    宋代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设置通判,与知州共同处理政务,同时监督知州行为,防止专权。如《宋史·高宗纪》提到“罢川陕便宜差遣监司、守贰”,可见其职能重要性。
  2. 典型用例
    苏辙在《王佺通判荆南》中写道:“南郡控引江湖……守贰之事于南方为剧”,说明“守贰”在复杂地区的治理中承担繁重职责。

文献出处


“守贰”是宋代地方行政的核心官职组合,体现了正副职分权制衡的特点。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官员的选任或职能细节,可参考《宋史》或宋代地方制度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守贰

守贰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守护、保持、守守等意思。

拆分部首和笔画

守贰的部首是宀(宝盖头),共有8个笔画。

来源

守贰的来源较为复杂,是由“守”和“贰”两个字组合而成。

繁体

守贰在繁体中的写法为守貳。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汉字的写法中,守贰的形态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守可能以“宀”旁配上“寅”或“愔”,而贰则可能以“贝”旁配上“䜣”或“貮”。不同时期的字形变化使得守贰的外形有所变动。

例句

1. 他是我们团队的守贰,始终保持高效和纪律。

2. 这个警卫负责守贰门口,确保安全。

组词

守贰可以与其他字组合成多个词语,例如守贰者(守护者)、守贰人(保持人)、守贰职(守护职责)等。

近义词和反义词

守贰的近义词包括守护、保守、看守等。反义词则可以是放弃、开放、放任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