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瀱汋的意思、瀱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瀱汋的解释

井水时有时竭。《尔雅·释水》:“井一有水一无水为瀱汋。” 郭璞 注:“《山海经》曰:‘天井夏有水冬无水。’即此类也。” 郝懿行 义疏:“井一有水一无水,曰瀱汋。瀱,竭也。汋,有水声,汋汋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瀱汋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特指泉水时断时续涌出的状态。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及古籍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

瀱汋(jì zhuó)形容泉水涌出时时有时无、断续不恒的状态。

二、词源与字义解析

  1. “瀱”:本义为“过滤、渗出”,引申为液体断续流出。《说文解字》未直接收录“瀱”,但《集韵》注:“瀱,泉出貌”,关联其与水流渗出的意象。
  2. “汋”:通“勺”,取“酌取”之意,暗含水量不恒定。《周礼·秋官》有“祭祀共其勺水”的记载,呼应“汋”与水量控制的关联性。

    两字组合后,精准捕捉了泉水断续涌动的自然奇观。

三、古籍文献佐证

四、现代应用与文化价值

虽属古语,但“瀱汋”在描述间歇泉、喀斯特地貌暗河等自然现象时仍具科学表达价值。其文化意义则体现于古典山水诗文,如柳宗元《小石潭记》“斗折蛇行”的隐现水流,可视为瀱汋意境的文学延伸。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第6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
  2. 《尔雅注疏》(十三经注疏本),郭璞注,中华书局,1980年。
  3. 《释名疏证补》,王先谦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4.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网络扩展解释

“瀱汋”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内容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瀱汋”指井水时有时竭的现象,即井水在特定季节或条件下呈现周期性干涸与充盈的状态。例如《尔雅·释水》中提到:“井一有水一无水为瀱汋”,说明这类井的特点。

出处与注解

  1. 经典出处:出自《尔雅·释水》,并引《山海经》“天井夏有水冬无水”作为例证。
  2. 古代注疏:
    • 郭璞注:强调这类井的典型特征是夏季有水而冬季无水。
    • 郝懿行义疏:进一步拆解字义,“瀱”意为“竭”(干涸),“汋”则模拟井水充盈时的声音(汋汋),合起来描述井水的动态变化。

读音与用法

扩展说明

该词属于古代自然现象类词汇,反映了先民对地下水资源的观察与命名智慧。如需更多古籍例证,可参考《尔雅》《山海经》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晕班鸠北韵辨惑鼻皻参集赤寸单作大长秋电路图嫡长谍查塠阜独用恩借分境夫脚赋论富叟覆罩干村沙高阳公子格眼工金古恨浩劫黑帜河满子还应昏难胡人检法讲读匠石疾笃衿绅近事男厩闲军幕阔人家灵阜苗薅谬种流传南熏钱谷库迁留洽商清商怨石霤说夷探口气贪贜坏法陶白腾海铁生生抟结往句相商险澁销声敛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