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旷达而淡泊。《晋书·王述传》:“ 怀祖 清贞简贵,不减祖父,但旷淡微不及耳。” 唐 白居易 《故京兆元少尹文集序》:“襟灵之旷淡,骨肉之敦爱……皆布在章句中。”《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张芸叟》引 宋 蔡絛 《西清诗话》:“ 王摩詰 诗,浑厚一段,覆盖古今;但如久隐,山林之人,徒成旷淡。”
“旷淡”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以通过以下维度详细解析:
“旷淡”指旷达而淡泊,形容人心境开阔、不慕名利,同时保持淡泊超然的生活态度。该词由“旷”(开朗豁达)和“淡”(淡泊宁静)组合而成,体现了一种内外兼修的精神境界。
旷(kuàng)
淡(dàn)
古代文献
文学评价
宋代蔡絛在《西清诗话》中评价王维(王摩诘)的诗风“浑厚一段……徒成旷淡”,指出其诗虽有浑厚底蕴,但因长期隐居山林,意境偏向空灵淡泊。
多用于描述人物性格或文艺作品风格,例如: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晋书》等典籍或相关文学评论。
旷淡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空旷、清淡、寡情、冷漠等。
拆分部首和笔画:旷淡的部首是日,整个字有11个笔画。
来源:旷淡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旷野》中,用来形容人的情感和表达。
繁体:旷淡的繁体字是曠淡。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形状稍有不同,但总体结构和现代形式类似。
例句:昨夜雨疏风骤,故人旷淡离去。
组词:旷野、旷课、淡薄、清淡等。
近义词:空旷、寡情、冷漠、淡漠等。
反义词:热情、热闹、丰富、充盈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