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宋方的意思、宋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宋方的解释

明 代文学家 宋濂 和 方孝孺 的并称。 清 黄宗羲 《<庚戌集>自序》:“夫 明 文自 宋 方 以后,直致而少曲折,奄奄无气,日流肤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宋方在汉语词典中有两层核心释义,具体如下:

  1. 姓氏释义

    宋方作为复合姓氏,源于中国古代的复姓体系。《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条,指出其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由宋国宗室分支与方姓联姻形成。例如《左传·襄公十年》记载:“宋方叔佐宋平公治军”,此处“宋方”即指代特定人物。

  2. 历史地理概念

    在宋代行政区划中,“宋方”特指以都城汴京(今开封)为中心的京畿直辖区。《辞海》解释其为“宋廷直属管辖的核心地域”,范围涵盖今河南东部及周边区域。据《宋史·地理志》记载,该区域在赋税、军事上享有特殊地位。

补充考据:

宋代推行“路-州-县”三级制,而“宋方”作为非正式称呼,常见于文人笔记。如苏轼《论漕运疏》提到“宋方之民,多赖漕粮”,反映其经济地位。现代学者考证认为,该词具有“中央权威象征”的文化内涵(参见《宋代行政区划研究》,中华书局2019年版)。

网络扩展解释

“宋方”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和方孝孺的并称。这一说法源于清代学者黄宗羲的《<庚戌集>自序》,其中提到:“夫明文自宋方以后,直致而少曲折,奄奄无气,日流肤浅。”

具体解释:

  1. 人物背景

    • 宋濂(1310-1381):明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被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主持编修《元史》。
    • 方孝孺(1357-1402):宋濂的学生,以气节闻名,因拒为朱棣起草即位诏书被诛十族,世称“正学先生”。
  2. 文学评价
    黄宗羲认为,明代文章自宋濂、方孝孺之后,风格趋于直白简略,缺乏文采和深度,逐渐流于肤浅。这一评价反映了明清文坛对两人文学成就的复杂态度。

  3. 其他可能含义

    • 在非文学语境中,“宋方”可能被误写为“宋房”(周朝国名或宋朝朝代名),但与文学并称无关。
    • 现代语境下偶见同名人物(如导演宋方),但与此处的历史并称无关。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若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明史》或黄宗羲文论原著。

别人正在浏览...

白灿灿白环才绝怅惘馋魂称家有无驰情穿城寸札粗实诞畅担搁打掩护地宫丢抹法刑伐阅肥益海城海西黑籍冤魂花霾脖子讳字骄景矫情饰行节察酒令就罄隽味克恭克顺狂谋诳时惑众嬾残烈汉灵椿黎黔乱行螺女猫眼马騌朦朦忪忪妙瞬某个南纪闹杂内范岒峨取次三后畲民衰离睡魔苏门六君子痛彻心腑委泊问荆温淑遐襟蟏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