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孼鸟”。受伤的鸟。 清 顾炎武 《蓟州》诗:“穷鱼浮淀白,孼鸟向林低。”
“孽鸟”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理解:
基本含义
“孽鸟”指受伤的鸟,常见于古诗文中的比喻或意象。其中“孽”通“孼”,表示受伤、受难之意,而非现代汉语中“邪恶、罪过”的常见义项。
来源与用法
该词出自清代学者顾炎武的《蓟州》诗:“穷鱼浮淀白,孼鸟向林低。”诗句通过“穷鱼”与“孽鸟”的意象,描绘了困境中的生灵,表达了对战乱或苦难的感慨。
结构分析
如需进一步了解顾炎武原诗的背景或相关文学分析,可参考权威古籍注释或文学研究资料。
《孽鸟》是指一个被视作不祥的鸟类,象征着厄运、不幸和灾难。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无法摆脱困境或者注定要走向悲剧命运的人。
《孽鸟》可以拆分为「孓」和「鸟」两个部分。部首「孓」指的是一种表示小虫或昆虫的字体,笔画数为3;部首「鸟」则表示鸟类,笔画数为5。
《孽鸟》这个词最早来源于中国古代传说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在繁体字中,「孽」字以「孼」形式出现。
在古时候的汉字中,「孽鸟」可以以更传统的方式写作「孽鳥」。
1. 他像一只孽鸟,始终无法逃脱自己的命运。
2. 那个国家陷入了乱象,犹如一只被孽鸟所笼罩的国度。
1. 孽障:指命运多舛、千方百计都无法改变的不幸者。
2. 孽缘:指在前世或今生所结下的不幸或恶果。
3. 孽根:指邪恶或不幸的根源,难以摆脱。
1. 不幸的命运
2. 厄运
3. 灾难
1. 幸运的命运
2. 顺遂
3. 吉祥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