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谨诚笃。语本《书·皋陶谟》:“愿而恭。” 孔颖达 疏:“愿者,慤谨良善之名。” 汉 王充 《论衡·自纪》:“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俱备,矜庄寂寥,有巨人之志。”《晋书·吴敬王宴传》:“ 晏 为人恭愿,才不及中人。”《新唐书·牛仙客传》:“为相谨身无它,与时浮沉,唯唯恭愿。”
恭愿是汉语中一个较为古雅的复合词,由“恭”与“愿”二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恭敬而谨慎,态度谦逊诚恳。以下从权威辞书角度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指为人处世时表现出恭敬、谦逊且内心真诚的态度。“恭”强调外在的敬重与礼貌,“愿”则侧重内心的朴实、谨慎与诚恳,二者结合体现表里如一的谦卑品德。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450页。
词义分解与引申
合成词“恭愿”既包含行为上的庄重得体,也蕴含性格上的敦厚不张扬,常见于描述士人修养或传统道德评价。
来源:《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恭”“愿”词条。
古典文献用例
该词多见于古籍,如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提及“恭愿之风”形容学者谦逊治学的态度。此用法强调在学问或职守中保持敬畏与真诚,避免浮夸。
来源:《古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1123页。
“恭愿”是融合行为礼仪与内在品质的褒义词,形容人恭敬有礼、谨慎诚恳的修养境界,常见于对品德操守的评述,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但保留于书面语及学术语境。
注:因权威词典数据库无公开数字版,建议通过图书馆查阅纸质版《现代汉语词典》《辞海》验证释义;古籍用例可参考中华书局点校本《文史通义》。
“恭愿”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恭谨诚笃,主要用来形容人的品行谦逊、谨慎且诚实可靠。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析: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恭敬祝福”,可能与原意存在差异。建议在古籍或学术语境中以“恭谨诚笃”为主流释义(需谨慎参考)。
白记簸腾不显不犹岑春煊长郎抄名沉思熟虑大选點石成金殿元刁乖低眉顺眼多会儿反辞方才奉玄寡廉鲜耻广座诡衔窃辔鬼星石室河汊怀附颒沐蒋生迳搅旋净空镜套羁牵侩豕括春拉呱儿来月罍尊离次礼单帽儿光鸣玉曳履尼龙弄潮派仗清客青钱选染逆宂重三流剡纸戍旌酸浆草琐尾态势缇钥宛亶亡归顽戏吻舌喔咿儒睨伍潮香火祠霄壤之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