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公直的意思、公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公直的解释

公正耿直。《吕氏春秋·高义》:“ 荆昭王 之时,有士焉曰 石渚 ,其为人也,公直无私。” 唐 刘得仁 《哭翰林丁侍郎》诗:“应是随先帝,依前作近臣。平生任公直,爱弟尚风尘。”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二折:“我平生心量最公直,堪与国家作柱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人之一心,慈祥者为阳,惨毒者为阴;坦白者为阳,深险者为阴;公直者为阳,私曲者为阴。”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公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公正耿直,常用于形容人品格正直、不偏私。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公直”由“公”(公正无私)与“直”(正直坦率)组合而成,指为人处世既秉持公道,又性格刚直,不因私情或利益而动摇立场。例如:


二、出处与用法

  1. 古代文献

    • 《吕氏春秋》以“公直无私”描述人物的道德高度,成为该词的经典出处。
    • 元代关汉卿在杂剧《四春园》中写道:“我平生心量最公直”,凸显角色磊落坦荡的性情。
  2. 现代例句

    • “秉公直言”常见于描述敢于坚持真理的言行,如新闻工作者“深入实际,秉公直言”。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四、文化内涵

“公直”不仅强调外在行为的公正,更包含内在心性的光明磊落。清代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将“公直”与“阳”的属性对应,象征其与光明、坦荡的天然联系。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的诗文用例(如宋代黄庭坚诗句),可参考来源网页。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公直

公直是指为人正直公正,言行坦率,不偏不倚,诚实守信的品德。公直一词由“公”和“直”两个字组成。

部首和笔画

“公”字的部首是“八”,总笔画为四画。“直”字的部首是“目”,总笔画为八画。

来源

公直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泛政》:“其心直,不择而行。”意为心思正直,不择手段而行事。后来逐渐演变为表示为人正直的意思。

繁体

公直的繁体字为「公直」。

古时候汉字写法

公直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有多种形式,例如在战国时期的秦石刻中,就以「公□」来表示公直。这里的「□」是指缺另一个字,现在已无法确定。

例句

他平时为人公直,不会说话拐弯抹角。

组词

公正、公平、直爽、正直

近义词

正直、坦诚、诚实

反义词

偏私、虚伪、不诚实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