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席的意思、密席的详细解释
密席的解释
座位紧靠。形容亲密。 晋 陆机 《赠斥丘令冯文罴》诗:“夙驾出东城,送子临江曲;密席接同志,羽觴飞酃渌。” 宋 王安石 《何处难忘酒》诗之二:“何处难忘酒,君臣会合时。深堂拱 尧 舜 ,密席坐 皋 夔 。”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然名妓仙娃,深以登场演剧为耻。若知音密席,推奬再三,强而后可。”
词语分解
- 密的解释 密 ì 稠,空隙小,与“稀”、“疏”相对:紧密。稠密。茂密。严密。密封。密布。密集。密匝匝。密锣紧鼓(喻正式活动前的积极而紧张的准备,亦作“紧锣密鼓”)。 关系近,感情好:密友。密亲。 不公开,不公开
- 席的解释 席 í 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席子。草席。苇席。竹席。凉席。席地而坐。席卷(僴 )。 座位:席位。席次。出席。列席。 酒筵,成桌的饭菜:筵席。宴席。酒席。
网络扩展解释
“密席”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1.基本词义
- 含义:指座位紧密相连,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亲密无间。
- 结构:由“密”(紧密)和“席”(座位)组成,字面意为“紧密的座位”,引申为亲密状态。
2.文学出处与用法
- 晋代陆机:在《赠斥丘令冯文罴》中,“密席接同志”描述送别友人时亲密共坐的场景,体现深厚情谊。
- 宋代王安石:诗句“密席坐皋夔”以“皋夔”(贤臣)比喻君臣间信任与和谐的关系。
- 清代余怀:《板桥杂记》中用“知音密席”描绘文人雅士聚会时的私密氛围。
3.语境与延伸
- 适用场景:多用于文学或历史文本,描述君臣、挚友、知己等亲密互动,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
- 近义词:如“密坐”(《后汉书》中“共舆而驰,同舟而济,舆倾舟覆,患实共之”)等。
4.现代理解
该词属于古汉语范畴,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常见于诗词赏析或历史文献研究。如需进一步探讨,可参考《汉典》《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密席的意思
密席是一个成语,意为座位之间距离非常狭窄、密集。形容人员众多或者密排而坐。
拆分部首和笔画
密席的拆分部首为禾和巾,笔画为8画。
来源
密席最早出现在《西汉书·卷十六·地理志上》中。原文描述某地的风俗习惯时称“凡出田野,市朝之女必形冠帔饰上首,重五石以致 ,所贵下腹,以密肩席,一人重帜,比二人重,三人次之,与具者均参。以能多取者,算属轩盖,人皆配尚,有不借舒席,必出财力,且无所尚。”
繁体
繁体字:“密席”。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作「密隙」
例句
会场上人们座无虚席,密席而坐。
组词
密排、密坐、密集
近义词
密座、拥挤
反义词
宽敞、稀疏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