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席的意思、密席的詳細解釋
密席的解釋
座位緊靠。形容親密。 晉 陸機 《贈斥丘令馮文罴》詩:“夙駕出東城,送子臨江曲;密席接同志,羽觴飛酃渌。” 宋 王安石 《何處難忘酒》詩之二:“何處難忘酒,君臣會合時。深堂拱 堯 舜 ,密席坐 臯 夔 。” 清 餘懷 《闆橋雜記·雅遊》:“然名妓仙娃,深以登場演劇為恥。若知音密席,推奬再三,強而後可。”
詞語分解
- 密的解釋 密 ì 稠,空隙小,與“稀”、“疏”相對:緊密。稠密。茂密。嚴密。密封。密布。密集。密匝匝。密鑼緊鼓(喻正式活動前的積極而緊張的準備,亦作“緊鑼密鼓”)。 關系近,感情好:密友。密親。 不公開,不公開
- 席的解釋 席 í 用草或葦子編成的成片的東西,古人用以坐、卧,現通常用來鋪床或炕等:席子。草席。葦席。竹席。涼席。席地而坐。席卷(僴 )。 座位:席位。席次。出席。列席。 酒筵,成桌的飯菜:筵席。宴席。酒席。
網絡擴展解釋
“密席”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1.基本詞義
- 含義:指座位緊密相連,形容人與人之間關系親密無間。
- 結構:由“密”(緊密)和“席”(座位)組成,字面意為“緊密的座位”,引申為親密狀态。
2.文學出處與用法
- 晉代陸機:在《贈斥丘令馮文罴》中,“密席接同志”描述送别友人時親密共坐的場景,體現深厚情誼。
- 宋代王安石:詩句“密席坐臯夔”以“臯夔”(賢臣)比喻君臣間信任與和諧的關系。
- 清代餘懷:《闆橋雜記》中用“知音密席”描繪文人雅士聚會時的私密氛圍。
3.語境與延伸
- 適用場景: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文本,描述君臣、摯友、知己等親密互動,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
- 近義詞:如“密坐”(《後漢書》中“共輿而馳,同舟而濟,輿傾舟覆,患實共之”)等。
4.現代理解
該詞屬于古漢語範疇,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常見于詩詞賞析或曆史文獻研究。如需進一步探讨,可參考《漢典》《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密席的意思
密席是一個成語,意為座位之間距離非常狹窄、密集。形容人員衆多或者密排而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密席的拆分部首為禾和巾,筆畫為8畫。
來源
密席最早出現在《西漢書·卷十六·地理志上》中。原文描述某地的風俗習慣時稱“凡出田野,市朝之女必形冠帔飾上首,重五石以緻 ,所貴下腹,以密肩席,一人重幟,比二人重,三人次之,與具者均參。以能多取者,算屬軒蓋,人皆配尚,有不借舒席,必出財力,且無所尚。”
繁體
繁體字:“密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作「密隙」
例句
會場上人們座無虛席,密席而坐。
組詞
密排、密坐、密集
近義詞
密座、擁擠
反義詞
寬敞、稀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