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枳椇的别名。《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枸” 三国 吴 陆玑 疏:“枸树高大似白杨,有子著枝端,大如指,长数寸,噉之甘美如飴,八月熟,今官园种之,谓之木蜜。”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木蜜生南方,合体皆甜,嫩枝及叶,皆可生啗,味如蜜,解烦止渴。”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枳椇》:“﹝释名﹞:木蜜、木餳、木珊瑚。”
(2).蜜香的别名。《太平御览》卷九八二引 汉 杨孚 《异物志》:“木蜜名曰香树,生千岁,根本甚大,先伐僵之,四五岁乃往看,岁月久,树材恶者腐败,唯中节坚直芬香者独在耳。”《太平御览》卷九八二引 晋 郭义恭 《广志》:“木蜜树,号千岁树,根甚大,伐之,四五岁,乃取不腐者为香。”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蜜香》:“﹝释名﹞:木蜜、没香、多香木。”
(3).枣子的别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事物异名》:“木蜜,枣子也。”
“木蜜”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因历史文献和植物学背景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包含以下三种解释:
木蜜的三种含义均与植物的甜味特性相关,需结合具体文献语境区分。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诗经》《太平御览》《本草纲目》等古籍原文。
《木蜜》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从树木中提取的蜜汁。树木蜜汁中富含糖分和其他成分,人们通过切割树干或者利用蜜蜂采集来获得木蜜。
《木蜜》的部首是“木”字,表示与树木相关。它的总笔画为8画。
《木蜜》一词的来源比较明确,是由汉族民间游牧民族*********族传播到中原地区的。*********族人主要居住在今天的新疆地区,他们在游牧过程中发现了树木中的蜜汁,将其称为“木蜜”,并传入汉族地区。
《木蜜》的繁体写法为「木蜜」。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在古时候,“木蜜”一词的写法略有变化。具体而言,相对现代汉字,古汉字写作「木蜜」。
1. 这个地方的树叶里流出了香甜的木蜜。
2. 春天是采集木蜜的最佳时期。
3. 他喜欢食用木蜜作为甜食的替代品。
1. 木蜜饮:指用木蜜做成的饮品。
2. 木蜜糖:用木蜜熬制而成的糖果。
3. 木蜜脆:将木蜜与谷物、坚果等混合制成的脆片。
木糖浆、木蜜露
家蜜:指由家蜜蜂集蜜所得到的蜂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