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白壤的意思、白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白壤的解释

白色的柔土。《书·禹贡》:“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 蔡沉 集传:“ 颜氏 曰:‘柔土曰壤。’”《晋书·文苑传·成公绥》:“ 青 冀 白壤, 荆 衡 涂泥, 海 岱 赤埴, 华 梁 青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白壤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地质与历史内涵的术语,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阐释:


一、古籍经典释义(土壤特性)

《尚书·禹贡》记载冀州“厥土惟白壤”,指土壤表层呈浅白色、质地疏松的盐渍土。东汉经学家郑玄注:“水去,土复其性,色白而壤。” 此处的“壤”特指柔土(《说文解字》:壤,柔土也),即具备一定肥力、可耕作的轻质土壤,与“刚土”(塉土)相对。这种土壤因盐分淋溶后地表泛白而得名,多见于黄河流域的冲积平原。


二、地质学延伸定义

现代土壤学将“白壤”归类为盐碱化土壤的早期形态:

  1. 物理特征:表层因盐分结晶呈灰白色,结构松散,透水性较强。
  2. 化学特性:富含碳酸钙、硫酸钠等可溶性盐类,pH值偏高(7.5–9.0),需改良方可农耕。
  3. 分布区域:对应今华北平原的潮土与盐渍土类型(参考《中国土壤分类系统》)。

三、文化意象与引申

在文学语境中,“白壤”象征质朴无华的自然本源。如王逸《楚辞章句》以“白壤”喻指未经雕饰的纯真状态,引申为返璞归真的哲学意象。


学术参考文献:

  1. 《尚书·禹贡》原文及郑玄注(国学导航
  2. 龚子同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科学出版社,1999年.
  3. 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章句》,中华书局点校本.

注:现代汉语中“白壤”已较少独立使用,但作为“白土”(如高岭土)的别称仍见于陶瓷、化工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白壤”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颜色泛白且质地松软的土壤,常用来形容贫瘠、肥力不足的土地。该词出自古代典籍《尚书·禹贡》,原文记载:“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意为该地区土壤是白色柔土,赋税等级最高)。


二、详细解释

  1. 土壤特性
    根据古籍注释(如蔡沉《书集传》引颜师古观点),“壤”特指疏松柔软的土质,而“白”则描述颜色,结合后表示土壤缺乏有机质和养分,肥力低下,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2. 地理与农业意义
    在古代文献中,“白壤”常与其他土壤类型并列(如《晋书》提到“青冀白壤,荆衡涂泥”),用于描述不同地域的土壤特征,反映了古人对土地资源的分类认知。


三、使用场景


四、补充说明

“白壤”属于专业性较强的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更多出现在历史、地理或农业研究的文献中。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典籍出处,可参考《禹贡》《晋书》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八公藏匿策励常祭牀席鼎实堵口访鹤锋巨風逸附手腹载五车汗星猴精毁恶犍牛燋种接风螏蟍尽法羁身纠互倦客鞠养炕洞拷囚刻砥款缓腊缚裂文灵兔廪粮流习楼儿妙谛篾簟摹帖木帝南辕盘樽皮排襁褓揉炼审编生仁慎覈师道势力范围售迹收恤太浩天覆地载梯祸题免屯弁途迍皖山闲舒小行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