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伏局的意思、伏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伏局的解释

下棋时失败的一方表示服输。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伏局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现多用于书面语或特定语境,其核心含义为“躬身蜷缩,表示恭敬或局促不安的姿态”。以下从语义构成与典籍用例分述:


一、字义解析

  1. “伏”

    本义为“俯身向下”,《说文解字》释:“伏,司也。从人从犬,犬司人也。”引申为“俯身、隐藏”,如“伏地”“潜伏”。

  2. “局”

    原指“弯曲”,《说文》:“局,促也。从口在尺下,复局之。”表“蜷缩、拘束” 之态,如“局促”“局蹐”。

    二者合成“伏局”,强调身体屈躬蜷缩的动作与状态,隐含谦卑、敬畏或紧张的情绪。


二、典籍例证

  1. 表恭敬谦卑

    《晋书·王祥传》载:“祥临终,著遗令训子孙曰:‘……及其死也,伏局而已。’”此处“伏局”指临终时躬身蜷缩以示谦逊,符合古礼对君子的仪态要求。

    来源:《晋书》卷三十三(中华书局点校本)

  2. 表局促不安

    唐代笔记《酉阳杂俎》记:“其人伏局不敢仰视。”此处描写因畏惧而蜷缩身体、不敢抬头 的紧张情态。

    来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


三、近义辨析


四、现代使用建议

该词今多见于文言色彩浓厚的文本(如历史小说、学术论述),或用于刻画人物的谦卑/紧张心理。例:

“面对师长诘问,他伏局屏息,不敢置辩。”

语用提示:需结合语境区分其表“恭敬”或“不安”的侧重,避免歧义。


主要参考典籍: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3.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
  4. 《酉阳杂俎》(唐·段成式)

网络扩展解释

“伏局”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下棋时失败的一方表示认输或服输,常用于古代文献中的棋类活动场景。例如:“妇曰:‘伏局。’”


二、文献出处

  1. 唐代例证
    出自李肇《唐国史补》卷一:“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
    这段记载生动描绘了古人下棋认输的情景,“伏局”即承认棋局失败。

  2. 清代诗词引用
    向㻾的诗句“冈陵起伏局势优”中“伏局”可能指地形起伏,但此用法与棋类认输的原始含义无关,属于语境延伸。


三、用法说明


四、现代应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更多见于古籍或文学作品中,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需表达类似含义,可使用“认输”“投子认负”等更通用的词汇。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唐国史补》原文或相关古籍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哀慕巴拿马城辈分表土敝帚彩鳌惨愧长话乘高决水澄一楚弄出镇鹅珠非熊兆风雨飘零高擡贵手公当顾宠哈敦河清海竭洪德定则灰律麾扫江上贱简简缄徼荣谨谢不敏酒坊句阑鞫情颽风开行乐利立盹行眠柳暗花遮鸾剪漫烂磨擦末将木墩戕残前悔欠身清倌人清卓求愆撒布杀一利百沈犗试茗视如粪土水陆毕陈他途万邦晚出详询先喆小大西窗翦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