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忙银的意思、忙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忙银的解释

清 代称每年上忙、下忙所征收的税银。 民国 初年,沿袭旧名,称田赋为忙银。 郭孝成 《江苏光复纪事》:“本年忙银,准其仍用旧串,但将减成、折价各节,加用红戳叙明。”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忙银”是一个历史财税术语,主要与清代及民国初期的田赋征收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清代将每年田赋分两次征收,称为“上忙”和“下忙”,对应的税银合称“忙银”。民国初期沿用了这一名称,仍将田赋称为“忙银”。

  2. 征收方式

    • 上忙:通常在农历二月至五月间征收,对应春耕时期。
    • 下忙:在农历八月至十一月间征收,对应秋收季节。
      这种分时征收的方式考虑了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减轻农户一次性缴税的压力。
  3. 历史沿革
    民国初年虽废除清代税制,但“忙银”作为田赋代称仍被沿用。例如1911年江苏光复时,政府曾通告“本年忙银准其仍用旧串”,仅调整折价比例(见引文)。

  4. 与其他词汇的关联

    • “忙”字本义:原指事务繁杂,此处引申为农忙季节。
    • “地丁银”:清代另一田赋名称,与“忙银”同属农业税范畴,但征收方式不同。
  5. 现代研究意义
    该术语反映了古代财税制度与农业社会的紧密联系,是研究经济史的重要切入点。

注意:部分非权威来源(如)误将“忙银”解释为“形容忙碌”的成语,此为讹传,需以历史文献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二

忙银的意思

忙银是一个民间俚语,广泛流传于中国南方地区,特别是湖南、广东等地。它的意思主要是指一个人非常忙碌、繁忙的状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

忙银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忙”和“银”。

忙的部首是心,总计8个笔画。

银的部首是钅(金的变形),总计11个笔画。

来源

关于“忙银”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由于忙碌常常让人感到压力大,因此将忙碌的状态比喻为“银子一样珍贵”。另外一种说法是“忙银”的意思源于广东方言,其中“银”是当地俚语中表示“人”的意思。

繁体

忙银的繁体字为“忙銀”。其中,忙的繁体字“銀”是常用的汉字,读音为“yín”,意思是银子。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忙和银这两个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古代忙字的写法为“忙旲”,意思依然是忙碌。古代银字的写法为“盦”,在古代银字通常指银器。

例句

1. 最近工作特别忙银,每天都加班到很晚。

2. 我这段时间真的忙银,几乎没有时间休息。

3. 他整天忙银忙银,忙得连陪家人的时间都没有。

组词

忙碌、忙忙碌碌、忙乱、忙里忙外、忙得团团转。

近义词

忙碌、忙绿、忙活、忙忙碌碌。

反义词

闲散、悠闲、清闲、安逸。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