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不可抗衡。《文选·扬雄<赵充国颂>》:“料敌制胜,威谋靡亢。” 吕延济 注:“靡,无。亢,拒也。”
“靡亢”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mí kàng,其核心含义为不可抗衡,主要用于形容力量或策略的绝对优势,使对方无法抵抗。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解释:
此词最早见于汉代扬雄的《赵充国颂》:“料敌制胜,威谋靡亢。”吕延济注解称:“靡,无;亢,拒也。”。明代沈周的诗作《海雠行》中也有“燔庐刮产威靡亢”的用法,进一步印证其含义。
多用于古文或历史文献,描述军事、政治等领域中压倒性的策略或力量。例如:“敌方虽强,然其威谋靡亢,终致溃败。”
“靡亢”是一个偏古雅的词汇,现代使用较少,但在解析古籍或历史文本时需特别注意其“不可抗衡”的核心含义。如需更详细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参考汉典等权威来源。
靡亢(mí kàng)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过于奢侈华丽的样子,形容极端浪费和不切实际。
靡(革+米,总共14画)是汉字的部首之一,拼音为mí,原本表示某种皮革。亢(亠+孔,总共7画)是另一个部首,拼音为kàng,表示高出常态的样子。
靡亢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诗经·邶风·靡靡之音》一诗中,意思是音乐的旋律非常华丽动听,引申为奢侈得过分。
靡亢的繁体字是「縻亢」。
在《说文解字》中,靡的古字写作「縻」,表示束缚、拘泥。亢的古字写作「甫」,有挺直、高耸之意。
1. 他的花费靡亢,总是买最贵的东西。
2. 这个家庭生活奢侈,过于靡亢,和普通人的生活相差甚远。
靡然、靡费、靡靡之音、亢奋、亢宇、亢旱
华丽、豪华、奢侈
俭朴、简约、朴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