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官僮的意思、官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官僮的解释

官府的侍役。《世说新语·方正》“ 高贵乡公 薨,内外諠譁” 刘孝标 注引《魏氏春秋》:“帝遂拔剑升輦,率殿中宿卫、仓头、官僮,击战鼓出 云龙门 。” 明 马汝骥 《过玄明宫故址有伤往事六十韵》:“夏门题贼牓,阴闥繫官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官僮”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官”和“僮”两部分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2000年版)的释义,其核心含义为官府中供役使的未成年仆役,具体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词源考据

    “官”指官府或官吏机构,“僮”在先秦文献中特指未成年的男性仆役(《说文解字》释“僮”为“未冠也”)。两字组合后,词义聚焦于隶属官府的低级杂役人员,常见于唐宋时期的户籍制度记载。

  2. 职能范畴

    官僮多从事文书传递、洒扫庭除等杂务,与“胥吏”不同,其身份更低且无参与政务的资格。如《唐六典》提到地方官府“置僮仆以充杂役”,可见其服务性质。

  3. 社会属性

    官僮多来源于罪臣家属或贫困卖身者,属于“贱籍”阶层(参考《中国历代官制辞典》),人身自由受限,需依附官府生存。

由于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建议进一步查阅《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或《中国古代职官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获取权威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

“官僮”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官府的侍役,即古代被官府雇佣的仆人,通常负责杂役或日常事务。例如《世说新语》中提到的“官僮”即宫廷仆役,需听从差遣。

二、引申含义

现代语境中,该词可比喻缺乏自主权、受人操纵的人,强调对他人意志的绝对服从。例如:“他虽身居高位,实为利益集团的官僮。”

三、历史出处

  1. 《魏氏春秋》记载,三国时期曹魏君主率“官僮”出战,体现其仆役身份。
  2. 明代马汝骥的诗文提到“阴闼系官僮”,反映当时官府仆役的处境。

四、语言特征

五、使用场景

多用于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现代口语较少使用,需结合语境判断其字面或比喻义。

别人正在浏览...

矮黄阿誉拔不出腿柏子香常辟词族稻收电介质调习荻洪帝华动作片斗棊断决对蹠風略粉署故蹊故阴横逆花宫疆塞角帽胶续教职员戒禁碣文金坑九曜纪行镌磨军城看人说话筐箩老于世故帘衣砺带河山锚定木根攀桂攀花折柳破口大骂浅眇赇请人时软叽叽散情傻角少弟侍御守名说明书思而不学则殆托胎虫聬聬无胈武化响和景从小童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