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穷尽。《华严经·十定品》:“佛子如如意珠,随有所求,一切皆得,求者无尽,意皆满足,而珠势力,终不匱止。”
“匮止”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匮止(拼音:kuì zhǐ,注音:ㄎㄨㄟˋ ㄓˇ)意为“穷尽”,表示事物达到极限或终结的状态。该词由“匮”(缺乏、穷尽)和“止”(终止)组合而成,强调资源、能力等的耗尽。
匮(kuì):
止(zhǐ):
“匮止”多用于文学或宗教文本中,描述抽象概念的极限状态(如力量、愿力等)。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可通过单字“匮”延伸至“资源匮乏”“匮缺”等常见表达。
如需进一步了解“匮”的字源或“止”的用法,可参考《汉语大字典》或佛经相关注释。
《匮止》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为缺乏、不够、不足等。它通常用来描述物质或者精神上的贫乏。
《匮止》这个字由匚和戋两个部首组成,总计有11个笔画。
《匮止》一词来源于古籍《诗经》中的《鲁颂·匨匨》:“匪止匪穷;岂云匮区?”其中“匮止”指的是物质匮乏的状态。在繁体中,匮的写法为匱。
在古代,匮字是由“人”旁和“木”旁组成的,表示一个人因为没有木材而无法进行建设或创造。这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在匮乏资源的条件下生活的困难。
1. 他的口袋里只剩下了几个硬币,真是匮止了。
2. 知识匮止,无法应对这个复杂的问题。
匮乏、匮乏无奈、匮乏不堪
缺乏、不足、枯竭、贫瘠
充裕、丰盛、富足、丰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