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马绊的意思、马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马绊的解释

(1).亦作“ 马靽 ”。系马的绳子。《北史·宋弁传》:“军人有盗马靽者,斩而徇,於是三军震惧,莫敢犯法。” 宋 洪迈 《夷坚支志乙·马将军田俊》:“方解衣将寝,忽一鬼朱髮青躯,高七八尺,自外入,解其马绊。”

(2).指蛟。 宋 陆佃 《埤雅》卷一:“蛟,龙属也,其状似蛇而四足,细颈,颈有白婴,大者数围,卵生,眉交,故谓之蛟;亦蛟能交首尾束物焉,故谓之蛟也,俗呼马绊。”

(3).传说中的马蟥精。 元 郑元祐 《遂昌山樵杂录》:“问马绊何物,摇手不敢对。三更后至前驛,驛吏出迎,错愕曰:‘是何大胆敢越马绊来乎?’ 士啟 问马绊,驛吏乃言:‘此马黄精也,遇之者輒为其啗。’”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马绊”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个义项:

1.系马的绳子

指用于拴住或固定马匹的绳索。该义项在古代文献中常见,如:

2.指蛟(传说中的龙属生物)

宋代陆佃《埤雅》中描述蛟的形态,并提到“马绊”是蛟的俗称,因其能缠绕束缚他物而得名。

3.传说中的马蟥精

元代文献《遂昌山樵杂录》记载,民间认为“马绊”是一种名为“马黄精”的精怪,会袭击人类。



“马绊”既有具象含义(拴马绳),也有神话色彩(蛟、精怪)。其具体意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前两种解释更具普遍性,第三种多出现于志怪传说中。

网络扩展解释二

马绊的意思

马绊是指马匹在行走时因为脚下受阻而绊倒或失去平衡的情况。这个词由两个部分组成,马指的是动物马,绊表示受阻。

拆分部首和笔画

马绊这个词的部首是马(马字的马)和绊(绊字的绊),马的部首是马,绊的部首是纟。马绊合在一起总共有11个笔画。

来源

马绊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根据古代人们对于马匹的观察,发现马在行走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受到阻碍而绊倒。于是,人们将这个现象用“马绊”来形容。

繁体

马绊的繁体字是馬絆。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马绊的汉字写法与现在略有不同。具体而言,马字的上面有一点,绊字的下方有一横,整体形状在细节上和现在的马绊有一些差异。

例句

1. 马绊了一下,我差点摔倒。

2. 这匹马十分稳健,很少会出现马绊的情况。

组词

马匹、绊倒、绊脚

近义词

跌倒、摔倒、跤倒

反义词

奔驰、飞奔

别人正在浏览...

懊腻抱璞鄙劣布旨材使苍水使长倩赠刍辰参承衾笞戮大袋鼠盗玉窃钩范先风行一世焚书负慙服话管主鬼笔果品孤音还牍合梨鹤卵烘笼歡举货黩绛趺翦丧疾进寄孥蠲减巨牍空臆圹兆阃隩梁鼎凉幽幽鸟籀女事彭侯千日饮器车穷敝热忽忽三空三座大山手法説大话使小钱耸动孙叔酥签揾钱诬饰无体乡陌向使仙人箓晓晡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