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器车的意思、器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器车的解释

谓器与车。器,指银瓮丹甑之类;车,指山车垂钩之类。古代认为是盛世出现的祥瑞之物。《礼记·礼运》:“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 郑玄 注:“器谓若银瓮丹甑也。” 孔颖达 疏:“按《礼纬斗威仪》云:‘其政太平,山车垂钩。’注云:‘山车,自然之车;垂钩,不揉治而自圆曲。’” 汉 班固 《白6*虎通·封禅》:“德至山陵,则景云出,芝实茂,陵出异丹,阜出萐莆,山出器车,泽出神鼎。”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天瑞降,地符升,泽马来,器车出。”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器车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器车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古代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古代传说中象征祥瑞、太平盛世的器物,常与“祥瑞”“德政”等概念相关联。以下是基于权威典籍和辞书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构成

    “器”指有特定功用的器具,“车”指交通工具。合称“器车”并非指实用车辆,而是特指一种自然生成、不假人工的瑞物,形制如车而载有器物,出现于太平治世。

  2. 祥瑞象征

    据《礼记·礼运》记载:“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 此处的“器车”与醴泉、龙马等并列,被视为圣王德政感召天地所现的吉兆,象征政通人和、天下大治。

    (《礼记·礼运》)


二、文献考据

  1. 古籍注疏

    • 东汉郑玄注《礼记》称:“器车,谓民有至德,则地出车,形如曲辕辇。” 强调其自然天成、非人力所造的特性。

      (郑玄《礼记注》)

    • 《宋书·符瑞志》进一步描述:“器车,王者德泽广被则现。其车圆曲,不烦驾驭,自载器物而行。” 赋予其“仁政感应”的政治寓意。

      (《宋书·卷二十八·符瑞志》)

  2. 辞书释义

    《汉语大词典》释“器车”为:“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车,谓王者德泽广被,方有山车之瑞。” 明确其作为文化符号的定位。

    (《汉语大词典》第3卷,第1045页)


三、文化引申

“器车”在后世文学中演化为盛世的代称。如唐代柳宗元《为裴中丞贺破东平表》以“器车还于灵岳”喻指天下归心,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中“河汾房杜有人疑,名位千秋处士卑。一事平生无齮龁,但开风气不为师”亦暗含对“器车之世”的追慕。

(《柳河东集》卷三十八)


四、现代应用

该词今多见于历史研究、文化典故引用及古籍译注中,如中华书局点校本《礼记》注释即援引郑玄之说,强调其祥瑞属性。

(中华书局《礼记译注》)


结论:“器车”是承载中国古代“天人感应”思想的特殊词汇,其释义需结合典籍记载与历史语境,核心指向太平治世出现的自然祥瑞,具有鲜明的文化象征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

“器车”是古代文献中象征祥瑞的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器车”由“器”与“车”组成:

二、文化内涵

古代认为“器车”是盛世出现的吉兆,常与“天降膏露”“地出醴泉”等祥瑞并列,体现政通人和、自然和谐。如《礼记·礼运》记载:“山出器车”,郑玄注:“器谓若银瓮丹甑”,孔颖达进一步解释山车为“自然之车,不揉治而自圆曲”。

三、文献记载

  1. 《白虎通·封禅》提到“德至山陵,则山出器车”,将器车与帝王德行关联。
  2. 南朝王融的诗文也曾引用此意象,强化其祥瑞属性。

四、现代延伸

现代语境中,“器车”一词极少使用,但在研究古代礼制、祥瑞文化时仍有参考价值。需注意与当代“车辆器具”等字面组合区分。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礼记》原文或汉代谶纬文献《礼纬斗威仪》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板扉不徒裁剂稠人广坐怆怳川岫钏镯窜绝弹断倒语诋讥冻饮而翁烦冤废历风迸覆诵附着关辅关粮贯虱泓碧互用皆除介帻近客崛峍抗直良宵裂谷龙华会旅拒脉书黾俛暖目庞眉皓首盼切朴抶瓢儿菜七倒八歪斜气闷闷秦关鰽鱼婘婘全恉裙带官塞包袱睗睒嗣训遂长题署枉横罋罂缊豫瑕蛤闲靡衔凄显严谢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