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玉窃钩的意思、盗玉窃钩的详细解释
盗玉窃钩的解释
比喻一切大小窃取之事。玉,贵物;钩,贱物。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吏条陈》:“ 盛宣怀 不过一邮传部大臣耳,儻使处於总协理大臣地位,则盗玉窃鉤,何事尚不可为。”
词语分解
- 盗的解释 盗 à 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盗窃。盗贼。盗伐。盗掘。盗运。盗卖。盗用。盗名欺世(亦称“欺世盗名”)。 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海盗。强盗。窃国大盗。 匪窃偷 笔画数:; 部首:皿; 笔顺编号
- 窃钩的解释 偷腰带钩。谓小偷小摸。 明 储国桢 《杂咏》:“羣盗窃钩终问鼎,元戎筹国并齎粮。” 续范亭 《感言》:“古人有窃国窃钩之喻,今日竟有窃党而兼窃国者,当得何罪?”参见“ 窃鉤者诛,窃国者侯 ”。
网络扩展解释
“盗玉窃钩”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通过以下要点解析:
1.基本释义
- 字面拆解:“盗玉”指窃取玉石(贵重物品),“窃钩”指偷取衣钩(普通物品),二者组合后比喻一切大小窃取行为,无论所窃之物贵贱。
- 引申义:泛指以非法或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的行为,强调手段的隐蔽性或不道德性。
2.出处与背景
- 出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吏条陈》,原文提到:“盛宣怀不过邮传部大臣耳,倘使处于总协理大臣地位,则盗玉窃钩,何事尚不可为。”
- 此例以清末官员盛宣怀的潜在贪腐可能性,暗指权力越大,越可能滥用职权谋私。
3.结构与使用场景
- 结构特点:通过“玉”(象征高价值)与“钩”(象征低价值)的对比,强调窃取行为的广泛性。
- 适用语境:多用于批评贪腐、盗窃或商业欺诈等行为,例如:
- 描述官员贪污公款(“盗玉”)与基层职员挪用小额财物(“窃钩”);
- 指代企业高管侵吞资产与普通员工占小便宜等层级不同的不当行为。
4.近义延伸
- 类似成语如“偷鸡摸狗”“监守自盗”,但“盗玉窃钩”更强调行为范围从重大到轻微的全覆盖,且隐含对权力滥用的讽刺。
如需进一步查阅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清史稿》或近代史资料中关于清末吏治的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二
盗玉窃钩的意思
《盗玉窃钩》是一个成语,形容偷盗行为狡猾而狠毒。它用来形容那些看似平凡,实际上心机深沉,做事阴险狡诈的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盗玉窃钩》这个成语由“盗”、“玉”、“窃”、“钩”组成。
“盗”为偏旁部首,笔画数为十一;
“玉”为常用字,无部首,笔画数为五;
“窃”为边旁部首,笔画数为八;
“钩”为边旁部首,笔画数为九。
来源和繁体
《盗玉窃钩》源于中国古代一则寓言故事。故事梗概是:有一个人偷了别人的玉璧,夜晚里爬到别人的屋顶上,用钩子从窗户偷取宝物。后来这个故事被用来形容偷盗行为。
繁体字为:「盜玉竊鉤」。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有些字的写法和现在不同。《盗玉窃钩》中的字在古时候可能有一些差别,但整体意义和现代汉字相同。
例句
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句子中,例如:
他总是暗地里打小算盘,简直是个盗玉窃钩的人。
组词
与《盗玉窃钩》意思相关的组词有:盗贼、偷窃、陷害。
近义词和反义词
与《盗玉窃钩》意思相近的成语有:“窃国不移”、“贼眉鼠眼”、“作奸犯科”等等。
与《盗玉窃钩》意思相反的成语有:“光明正大”、“道貌岸然”、“以正治国”等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