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朝夕。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韵》:“絶岛容烟雾,环洲纳晓晡。” 仇兆鳌 注:“晓晡,犹言朝夕。《淮南子》:‘日至於 悲谷 ,是为晡时。’《杜臆》:‘纳晓晡,即所谓日月出入其中。’”
“晓晡”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文献中存在差异,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释义①:从清晨到上午十点左右
部分文献(如)认为“晡”指上午,因此“晓晡”指清晨至上午的时间段,常用于描述早晨景象()。
释义②:犹“朝夕”,泛指时间流逝
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韵》中“环洲纳晓晡”,仇兆鳌注解“晓晡”为“朝夕”,即早晨与傍晚的对举,强调时间跨度()。
建议参考权威古籍注解(如仇兆鳌《杜诗详注》)或专业词典,以获取更精准的释义。
晓晡(xiǎo mǔ)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晓和晡。晓的部首是日字旁,晡的部首是日字旁。
晓的笔画数是8,晡的笔画数是9。合并起来,晓晡共有17个笔画。
晓晡一词源自古代,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然而,晓晡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仍然保留着它的本义。
例句:
1. 听说他每天都在清晨晓晡时分去晨跑。
2. 晓晡时分,万物苏醒,一天的开始注定了无限可能。
组词:
晓霞、晓雾、晡时
近义词:
晨光、黎明
反义词:
黄昏、夜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