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吕梁英雄传的意思、吕梁英雄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吕梁英雄传的解释

长篇小说。马烽、西戎作。1945年发表。1942年春,晋绥边区吕梁山一带常受日军骚扰。武工队员武得民组织康家寨农民成立民兵队。他们抓特务,灭汉奸,大摆地雷阵,瓦解“维持会”,深入虎穴捉日寇,并积极配合八路军作战,粉碎了敌人多次扫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吕梁英雄传》是由中国作家马烽、西戎于1945年合作创作的长篇小说。书名包含两层含义:从地理概念上,“吕梁”指山西省吕梁山脉及其周边地区,该地区因山势连绵如脊梁而得名;从文学内涵上,“英雄传”指以传统章回体形式,记述抗日战争时期吕梁民兵群众抗击侵略者的英雄群像。

作品核心内容聚焦1942-1944年间康家寨村民在共产党员领导下组建民兵队,通过地雷战、游击战等方式保卫家园的史实。小说塑造了雷石柱、孟二楞等典型人物形象,生动呈现“劳武结合”的抗战模式。作为首部反映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合作的长篇小说,其价值体现在三方面:文学史层面开创“新章回体”叙事模式;史料层面保存了地道战、联防哨等战术细节;精神层面彰显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吕梁精神。

该作品被纳入《中国现代文学大系》,2005年山西省委宣传部将其列为“爱国主义教育经典读本”。小说中“变工队”“挤敌人”等方言词汇,为研究晋西北民俗语言提供了珍贵样本。

参考文献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文学流派研究》
  2. 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吕梁风物志》
  3. 人民文学出版社《马烽文集》序言
  4. 高等教育出版社《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第八章

网络扩展解释

《吕梁英雄传》是作家马烽、西戎于1945年合作创作的长篇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吕梁山区康家寨村民抗日斗争为背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民团结抗战历程。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核心定义

该作品是中国第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族抗日的长篇小说,通过描写晋绥边区吕梁山村民从被压迫到觉醒、组织民兵反抗日军的故事,塑造了武得民、雷石柱等英雄形象,展现了地雷战、瓦解敌伪政权等斗争场景。

二、创作背景

三、内容与主题

四、文学地位与影响

  1. 里程碑意义:开创了抗战题材长篇小说先河,被纳入《新中国60年长篇小说典藏》。
  2. 广泛传播:1950年改编为电影,2004年拍成电视剧,2025年推出同名舞剧。
  3. 社会影响:累计发行超百万册,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经典读物。

五、衍生作品

除原著外,相关影视剧、舞台剧等衍生形式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例如舞剧《吕梁英雄传》以晋西北抗战史实为素材,塑造了更具艺术张力的英雄群像。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纸质或电子版本。

别人正在浏览...

闇练鳌天百摺裙表座单机倒锁倒用字地球村防堵伏尔泰辅枢干剥剥感恸隔靴搔痒共轭复数逛商店国子学翰桧和唝龁疣扈卫尖颖焦嶢节母敬仰金槛踡蹜宽肃辣焦焦廉袴连溢裂繻卤簿使论事文面盘蜜瓜牛不老葩卉前亲晚后诮讽枘凿方圆塞白丧躯散缺三支比量山鸡十二分野嗜酒成性泝滩台讳桃花醋天命有归天渊调治铁掌踢马刺听见屯衙完功违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