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宽厚肃穆。《国语·周语中》:“宽肃宣惠,君也;敬恪恭俭,臣也。”
“宽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不同角度解析:
指宽厚而庄重的态度,形容人在保持严肃的同时不失宽容,常用于描述既威严又不失亲和力的气质。这一解释源自现代词典释义,强调“宽”(宽容)与“肃”(庄重)的平衡结合。
最早见于《国语·周语中》:“宽肃宣惠,君也;敬恪恭俭,臣也。”此处“宽肃”用于描述君主的德行,意为宽厚肃穆,体现统治者既仁厚又威严的治理风范。
“他待人宽肃有度,既树立了威信,又赢得了尊重。”——类似用法可参考古籍中的语境延伸。
《宽肃》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中“宽”和“肃”都是形容词。
拆分《宽肃》的部首是“宀”和“月”,分别代表“宀”-宇宙的象形字部首,以及“月”-月亮的象形字部首。它们的笔画分别为“宀”-3画,”月“-4画。
《宽肃》这个词源于中国的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宽是指对待他人宽容、宽阔、宽广的意思,肃是指庄重、严肃的意思。
在繁体字中,《宽肃》的写法保持不变,仍然是“宽肃”。
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古代“宽肃”的写法与现代相似,只是笔画略有差别。
1. 他的宽肃态度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
2. 家长们以宽肃的心态对待孩子的错误,以便帮助他们成长。
宽容、宽大、肃静、庄重、严肃。
宽和蔼、大度、和善
狭隘、不容、轻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