枘凿方圆的意思、枘凿方圆的详细解释
枘凿方圆的解释
比喻不调协,扞格不入。 明 无名氏 《运甓记·弃官就辟》:“一官寥落误儒绅,枘凿方圆迕世情。” 清 钱谦益 《续次敬仲韵》之二:“毕箕风雨难凭準,枘凿方圆费弥缝。”参见“ 枘凿 ”。
词语分解
- 枘凿的解释 《楚辞·九辩》:“圜枘而方凿兮,吾固知其鉏鋙而难入。”《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持方枘欲入圜凿,其能入乎?”枘、凿,榫头与卯眼。枘圆凿方或枘方凿圆,难相容合。后因以“枘凿”比喻事物的杆格不入或互相矛盾
- 方圆的解释 ∶指定半径范围内的面积公里方圆之内的个内湖 ∶围绕;在;周围地这个湖方圆一里,宽半里详细解释亦作“ 方圜 ”。亦作“ 方员 ”。.方形与圆形。亦泛指事物的形体、性状。《管子·形势解》:“以规矩为方圜
网络扩展解释
“枘凿方圆”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ruì záo fāng yuán,其核心含义比喻两者无法协调或相互矛盾。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 字面含义:“枘”指榫头(木工中凸出的部分),“凿”指卯眼(凹入的部分),二者需形状匹配才能契合。“方圆”则代指方形与圆形,暗示形状差异。
- 比喻义:形容事物或观点彼此抵触、难以调和,如同榫头和卯眼形状不同而无法结合。
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明代戏曲家吾邱瑞的《运甓记·弃官就辟》:“一官寥落误儒绅,枘凿方圆迕世情。”。
- 语法功能:多作宾语或定语,用于书面语,如“二者如枘凿方圆,难以共存”。
- 近义词:“枘圆凿方”“格格不入”;英语可译为“square peg in a round hole”。
例句与延伸
- 古籍例句:清代钱谦益在诗作中写道“毕箕风雨难凭准,枘凿方圆费弥缝”,形容调和矛盾的困难。
- 现实应用:可用于描述理念冲突、制度矛盾等场景,如“传统观念与现代科技间的枘凿方圆”。
该成语通过木工术语生动展现不协调的关系,强调事物间需遵循内在规律才能契合,否则将导致冲突。使用时需注意语境的书面化与比喻对象的具体性。
网络扩展解释二
枘凿方圆
《枘凿方圆》是一个成语,意思为正正方方、准确无误。由四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 枘 (rui):木/八画
- 凿 (zao):凵/10画
- 方 (fang):方/4画
- 圆 (yuan):囗/4画
来源:
《枘凿方圆》这一词的来源不详,但据推测可能与古代木工使用的工具有关。枘和凿都是木工常用的工具,而方和圆则代表了形状。因此,这一词可能是用来描述木工工具的形状和准确度。
繁体:
《枘凿方圆》的繁体形式为「鉞鑿方圓」。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字形和写法有所变化。关于《枘凿方圆》这一词语在古时候的写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例句:
他的思维方式总是枘凿方圆,做事认真而严谨。
组词:
枘凿、凿破、方位、圆满
近义词:
斤斤计较、一丝不苟
反义词:
随意、马虎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