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卤簿使的意思、卤簿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卤簿使的解释

掌管卤簿的官。《新五代史·唐愍帝纪》:“兵部尚书 李鏻 为卤簿使。”《文献通考·王礼十二》:“ 宋太祖 皇帝 建隆 四年,将郊祀,大礼使 范质 与卤簿使 张昭 、仪仗使 刘温叟 ,同详定大驾卤簿之制。”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卤簿使”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称,主要与帝王仪仗事务相关。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卤簿使”是负责掌管“卤簿”的官员。卤簿指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队及警卫制度,包含仪仗、车驾、护卫等全套礼仪规范。

  2. 核心职责

    • 安排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列与行进流程,确保仪式庄严有序;
    • 协调仪仗队、军乐团、警卫等不同职能部门的协作;
    • 维护皇帝出行期间的安全与尊严,防范意外事件。
  3. 历史记载 该职位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例如《新五代史》提到“兵部尚书李鏻为卤簿使”,《文献通考》记载宋太祖时期张昭曾担任此职。

  4. 等级制度 卤簿制度按国事活动等级区分规格,唐代规定四品以上官员方可配置卤簿,而“卤簿使”通常由兵部尚书等高级官员兼任。

差异说明:将“卤簿使”解释为“无能之人”的成语,但其他权威历史类网页均指向官职含义,建议以官职解释为准。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新五代史》《文献通考》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卤簿使》的意思

《卤簿使》是一个描述古代官职的词语,指负责管理和监督卤水和簿籍的官员。

《卤簿使》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卤簿使》由“卤”、“簿”、“使”三个字组成。

“卤”是由“卩”和“氺”两个部首组成的,拼音为“lǔ”,总笔画数为8。

“簿”是由“⺍”和“竹”两个部首组成的,拼音为“bù”,总笔画数为19。

“使”是由“士”和“寸”两个部首组成的,拼音为“shǐ”,总笔画数为8。

《卤簿使》的来源

《卤簿使》这个词源于古代行政机构中的官职名称。在古代,盐业非常重要,而卤水是制取盐的重要原料之一。因此,为了管理卤水的生产和分发,设立了专门的官职,即“卤簿使”,以监督和管理卤水的生产和分配工作。

《卤簿使》的繁体

《卤簿使》的繁体写法为「滷簿使」。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区别。在古时候,「卤」的写法为「鹵」,「簿」的写法为「箥」,「使」的写法为「侍」。

《卤簿使》的例句

在古代,卤簿使负责管理盐业,协助监督卤水的采集和簿籍的记录。

《卤簿使》的组词

《卤簿使》没有常见的组词用法。

《卤簿使》的近义词

近义词:卤使、卤簿员。

《卤簿使》的反义词

反义词:非卤簿使、非卤簿员。

别人正在浏览...

暗碛百依百随摽搒标序常程樗里辞秩辏拢大吼当意殚虑嫡亲端道鹅鼻繁法坊局饭飧腐板干累冠缨瑰丽国联和声署后艰幻像护城河豗潆互丧浇沥解济进封经藏巨积苦酒廊宇良沃领干翎鬣暮天囊风旁座蛩駏求见劝説三白食穑人舌举生庚试兵试验田水庙四个现代化送给讨暴潼激通天彻地香煤胁附胁惧